品名 | 茯苓 | 产地 | 安徽 |
产品属性 | 菌藻类 | 性状 | 白色,块状 |
性 | 平 | 味 | 淡 |
归经 | 归肺、胃、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 毒性 | 无毒 |
化学成分 | 无 | 产品形态 | 块 |
炮制工艺 | 晒制 |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
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
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
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性状】 茯苓个 呈类球形 、椭圆形 、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
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
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
牙。
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
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炮制】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
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