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鹏达 | 型号 | 25kg/袋 |
产品等级 | 活性氧化锌 | 含量 | 99(%) |
规格 | 煅烧级 | 产商/产地 | ..... |
执行质量标准 | 国标 |
氧化锌 zinc oxide
应用范围广,许多色釉料都有用到,白釉要求含量比较高,一般要求达到99。5%
别名:锌氧粉、锌白 分子量:81。37 分子式:zno
性状:白色粉未,常温下稳定,具有良好的遮盖力及着色力,不溶于水及酒类,能溶于酸、碱及氨盐溶液。
用途:应用于橡胶、涂料、医药、油墨、电缆、电子、造币、搪瓷、火柴、化工、化妆品等工业。
包装: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或50kg
公司商品:99。5%氧化锌(中色锌)、99%氧化锌、煅烧氧化锌、煅烧锌
cas编号:1314-13-2 化学式:zno 分子量:81.37 外观:白色固体 相对密度:5.606 熔点:1975 °c(分解) 沸点:2360 °c 在水中溶解度:0.16 mg / 100 ml(30 °c) 能带隙:3.3ev 标准摩尔生成焓:-348.0 kj / mol 标准摩尔熵:43.9 j / (k · mol) msds编号:icsc 0208 eu分类:对环境有害(n) 警示性质标准词:r50/53(对水生生物有剧毒,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安全建议标准词:s60(物质及容器必须按危险废物放置)、s61(防止排向环境) 闪点:1436 °c
化学性质氧化锌主要以白色粉末或红锌矿石的形式存在。红锌矿中含有的少量锰元素等杂质使得矿石呈现黄色或红色。氧化锌晶体受热时,会有少量氧原子溢出(800 °c时溢出氧原子占总数0.007%),使得物质显现黄色。当温度下降后晶体则恢复白色。 当温度达1975 °c时氧化锌会分解产生锌蒸气和氧气。单质碳可用于氧化锌中锌的还原,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 · zno + c → zn + co 氧化锌是一种两性氧化物,难溶于水或乙醇,但可溶于大多数酸,例如盐酸: · zno + 2hcl → zncl2 + h2o 同时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锌酸盐,例如与氢氧化钠反应: · zno + 2naoh + h2o → na2[zn(oh)4] 氧化锌在脂肪酸中可发生缓慢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盐,如油酸盐和硬脂酸盐。氧化锌可以与硫化氢发生反应,在工业生产中该反应常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硫化氢: · zno + h2s → zns + h2o 氧化锌与浓氯化锌水溶液混合时生成碱式氯化锌,具有类似水泥的硬化性质,常用于牙科手术。氧化锌和磷酸反应生成的四水合磷酸锌(zn3(po4)2·4h2o)也具有相同的性质。 氧化锌与镁粉、铝粉、氯化橡胶、亚麻籽油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发生起火或爆炸的危险。含有氧化锌的软膏与水混合暴露在紫外线光下则可产生过氧化氢。
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氧化锌晶体有三种结构:六边纤锌矿结构、立方闪锌矿结构,以及比较罕见的氯化钠式八面体结构。纤锌矿结构在三者中稳定性Zui高,因而Zui常见。立方闪锌矿结构可由逐渐在表面生成氧化锌的方式获得。在两种晶体中,每个锌或氧原子都与相邻原子组成以其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 八面体结构则只曾在100亿帕斯卡的高压条件下被观察到。 纤锌矿结构、闪锌矿结构有中心对称性,但都没有轴对称性。晶体的对称性质使得纤锌矿结构具有压电效应和焦热点效应,闪锌矿结构具有压电效应。 纤锌矿结构的点群为6mm(国际符号表示),空间群是p63mc。晶格常量中,a = 3.25 埃,c = 5.2 埃;c/a比率约为1.60,接近1.633的理想六边形比例。在半导体材料中,锌、氧多以离子键结合,是其压电性高的原因之一。
力学性能氧化锌的硬度约为4.5,是一种相对较软的材料。氧化锌的弹性常数比氮化镓等iii-v族族半导体材料要小。氧化锌的热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较好,而且沸点高,热膨胀系数低,在陶瓷材料领域有用武之地。 在各种具有四面体结构的半导体材料中,氧化锌有着Zui高的压电张量。该特性使得氧化锌成为机械电耦合重要的材料之一。
电学性质在室温下,氧化锌的能带隙约为3.3 ev,因此,纯净的氧化锌是无色透明的。高能带隙为氧化锌带来击穿电压高、维持电场能力强、电子噪声小、可承受功率高等优点。氧化锌混入一定比例的氧化镁或氧化镉,会使能带隙在3-4 ev之间变化。 即使没有掺入任何其它物质,氧化锌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n型半导体特征曾被认为与化合物原子的非整比性有关,而对纯净氧化锌的研究则成为一个反例。使用铝、镓、铟等第iii主族元素或氯、碘等卤素可以调节其n型半导体性能。而要将氧化锌制成p型半导体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可用的添加剂包括锂、纳、钾等碱金属元素,氮、磷、砷等第v主族元素,铜、银等金属,但都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具有效用。cas编号:1314-13-2
化学式:zno
分子量:81.37
外观:白色固体
相对密度:5.606
熔点:1975 °c(分解)
沸点:2360 °c
在水中溶解度:0.16 mg / 100 ml(30 °c)
能带隙:3.3ev
标准摩尔生成焓:-348.0 kj / mol
标准摩尔熵:43.9 j / (k · mol)
msds编号:icsc 0208
eu分类:对环境有害(n)
警示性质标准词:r50/53(对水生生物有剧毒,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安全建议标准词:s60(物质及容器必须按危险废物放置)、s61(防止排向环境)
闪点:1436 °c
化学性质氧化锌主要以白色粉末或红锌矿石的形式存在。红锌矿中含有的少量锰元素等杂质使得矿石呈现黄色或红色。氧化锌晶体受热时,会有少量氧原子溢出(800 °c时溢出氧原子占总数0.007%),使得物质显现黄色。当温度下降后晶体则恢复白色。
当温度达1975 °c时氧化锌会分解产生锌蒸气和氧气。单质碳可用于氧化锌中锌的还原,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
· zno + c → zn + co
氧化锌是一种两性氧化物,难溶于水或乙醇,但可溶于大多数酸,例如盐酸:
· zno + 2hcl → zncl2 + h2o
同时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锌酸盐,例如与氢氧化钠反应:
· zno + 2naoh + h2o → na2[zn(oh)4]
氧化锌在脂肪酸中可发生缓慢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盐,如油酸盐和硬脂酸盐。氧化锌可以与硫化氢发生反应,在工业生产中该反应常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硫化氢:
· zno + h2s → zns + h2o
氧化锌与浓氯化锌水溶液混合时生成碱式氯化锌,具有类似水泥的硬化性质,常用于牙科手术。氧化锌和磷酸反应生成的四水合磷酸锌(zn3(po4)2·4h2o)也具有相同的性质。
氧化锌与镁粉、铝粉、氯化橡胶、亚麻籽油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发生起火或爆炸的危险。含有氧化锌的软膏与水混合暴露在紫外线光下则可产生过氧化氢。
段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氧化锌两种晶体结构
氧化锌晶体有三种结构:六边纤锌矿结构、立方闪锌矿结构,以及比较罕见的氯化钠式八面体结构。纤锌矿结构在三者中稳定性Zui高,因而Zui常见。立方闪锌矿结构可由逐渐在表面生成氧化锌的方式获得。在两种晶体中,每个锌或氧原子都与相邻原子组成以其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 八面体结构则只曾在100亿帕斯卡的高压条件下被观察到。
纤锌矿结构、闪锌矿结构有中心对称性,但都没有轴对称性。晶体的对称性质使得纤锌矿结构具有压电效应和焦热点效应,闪锌矿结构具有压电效应。
纤锌矿结构的点群为6mm(国际符号表示),空间群是p63mc。晶格常量中,a = 3.25 埃,c = 5.2 埃;c/a比率约为1.60,接近1.633的理想六边形比例。在半导体材料中,锌、氧多以离子键结合,是其压电性高的原因之一。
力学性能氧化锌的硬度约为4.5,是一种相对较软的材料。氧化锌的弹性常数比氮化镓等iii-v族族半导体材料要小。氧化锌的热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较好,而且沸点高,热膨胀系数低,在陶瓷材料领域有用武之地。
在各种具有四面体结构的半导体材料中,氧化锌有着Zui高的压电张量。该特性使得氧化锌成为机械电耦合重要的材料之一。
电学性质在室温下,氧化锌的能带隙约为3.3 ev,因此,纯净的氧化锌是无色透明的。高能带隙为氧化锌带来击穿电压高、维持电场能力强、电子噪声小、可承受功率高等优点。氧化锌混入一定比例的氧化镁或氧化镉,会使能带隙在3-4 ev之间变化。
即使没有掺入任何其它物质,氧化锌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n型半导体特征曾被认为与化合物原子的非整比性有关,而对纯净氧化锌的研究则成为一个反例。使用铝、镓、铟等第iii主族元素或氯、碘等卤素可以调节其n型半导体性能。而要将氧化锌制成p型半导体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可用的添加剂包括锂、纳、钾等碱金属元素,氮、磷、砷等第v主族元素,铜、银等金属,但都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具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