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 | 国标 | 产地/产商 | 江西 |
产品等级 | 药用/工业甘油 | 含量≥ | 99(%) |
密度 | 1.26(g/cm3) | 产品名称 | 甘油(丙三醇) |
包装规格 | 200kg/桶 |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有暖甜味, 能吸潮。
熔点(℃): 20
沸点(℃): 182(2.7kpa)
相对密度(水=1): 1.26(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
饱和蒸气压(kpa): 0.4(20℃)
闪点(℃): 160
引燃温度(℃): 370
溶解性: 可混溶于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油类。
主要用途: 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 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
[编辑本段]甘油
甘油是甘油三酸酯分子的骨架成分。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酸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小常识: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嗅、味甘的粘稠液体。甘油的化学结构与碳水化合物完全不同,因而不属于同一类物质。每克甘油完全氧化可产生4千卡热量,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由于甘油可以增加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热环境下人体的运动能力。
[编辑本段]甘油的历史
甘油(历史),1779年由斯柴尔(scheel)首先发现,1823年人们认识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希腊语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为甘油(glycerine)。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其为制造火药的原料,则产量大增。Zui简单的三羟基醇。分子式hoch2ch(oh)ch2oh。又称丙三醇。在自然界中甘油主要以甘油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棕榈油和其他极少数油脂中含有少量甘油。无色粘稠液体。具有甜味。熔点20℃,沸点290℃(分解),相对密度1.2613(20/4℃)。纯甘油可形成结晶固体,冷至-15~-55℃时Zui易结晶,吸水性很强,可与水混溶,并可溶于丙酮、三氯乙烯及乙醚-醇混合液。甘油与一元醇相似,例如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一元甘油醇钠。与干燥的氯化氢气反应,生成2,3-二羟基-1-氯丙烷和1,3-二羟基-2-氯丙烷。在乙醚溶液中与氯化氢反应,主要生成2-羟基-1,3-二氯丙烷。氧化时生成甘油醛、甘油酸;还原时生成丙二醇。(性状与稳定性)无色粘稠状液体;味略甜,与水及乙醇可任意比例混合,在潮湿空气中能吸收水分,遇冷时间过长能析出结晶块,稍加温可再溶,故应密闭贮存。甘油于10℃左右与硫酸、硝酸混合酸反应,生成甘油三硝酸酯,俗称硝酸甘油,这个化合物经轻微碰撞即分解成大量的气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爆炸。硝酸甘油还常用作强心剂和抗心绞痛药。脂肪酰氯或酸酐可酯化甘油。甘油与过氧化氢、过氧酸、亚铁盐、稀硝酸等反应,生成甘油醛、二羟基丙酮;与浓硝酸作用生成甘油酸。甘油也可被四乙酸铅或高碘酸氧化。甘油与硫酸钾或浓硫酸加热发生分子内失水,生成丙烯醛。甘油是肥皂工业的副产物,也可用特种酵母发酵糖蜜制得。也可以丙烯为原料合成甘油。甘油大量用作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塑料、油漆、硝酸甘油、油脂和蜂蜡等,还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卫生用品等工业中。
甘油用途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学、石油化工、油漆、纺织、造纸、烟草、等企业。包装250kg/桶,铁桶或塑料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