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 | 二丁脂 | 品牌 | 齐鲁 |
类型 | DBP增塑剂 | 有效物质含量 | 99.9(%) |
功能 | 环保增塑剂 | 产品规格 | 200KG |
主要用途 | 增塑剂 | CAS | 01 |
英文名称: dibutyl phthalate cas no: 84-74-2 分子量: 278.34 ec no: 201-557-4 分子式: c16h22o4 中文别名: dbp;酞酸二丁酯;二丁基酞酸酯;酞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酞酸二丁酯;1,2-苯二羟酸二丁酯;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宫殿油c 危险品标志
t:toxic n: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 风险术语 r50; r61; r62; 安全术语 s45; s53; s61; 物化性质 密度 1.043 熔点 -35°c 沸点 340°c 折射率 1.491 闪点 171°c 水溶性 slightly soluble. 0.0013 g/100 ml 一、健康危害 对人:Zui敏感的人可嗅到的阈浓度为0.00026mg/l。本品对眼的光感反射作用的阈浓度为0.00016mg/l,而对脑生物电活动的阈浓度为0.00011~ 0.00012mg/l。生产增塑剂的工人可患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神经炎及脑多发神经炎。 对皮肤和眼睛的作用:本品可经完整皮肤吸收少量。皮肤及眼粘膜一次接触本品后,并不引起刺激作用,而反复接触则可见到严重的刺激。根据某些实验资料,它可引起烃度的致敏作用。 对动物:小白鼠吸入2小时气雾剂的ld50=25mg/l。中毒期间可见对眼粘膜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后肢麻痹;部分动物呈现浅表的麻醉,阵挛性惊厥。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本品也和其他酞酸酯一样,能引起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变化,然后进一步引起它们组织上的改变。有趋肝性。可引起轻度致敏作用。具有中等程度的蓄积作用和轻度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 :ld5012000mg/kg(大鼠经口);5282μg/kg(小鼠经口);lc507900μg/m3(大鼠吸入);2100μg/m3(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25%×1年(喂饲)部分动物第1周死亡,无组织病变发生;人经口10g恶心、头晕、流泪、畏光、结膜炎。 在环境中的迁移: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来说,水解作用、挥发作用和光解作用都不是它们的重要反应过程。据估计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水解半衰期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酯的3.2年到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的2000年不等。由于其较低的蒸气压,它们的挥发损失是很小的,或者几乎没有挥发损失。尽管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并邻苯二甲酸酯类光解作用的报道,但根据其在紫外光、可见光范围内没有光谱吸收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它们是很难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实验研究表明,生物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有富集作用,这一结论被现场研究的结果所证实,因为实验者发现水生生物体内有明显的该类化合物的残留物。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流动、搅动会产生静电。燃烧时,该物质发生分解生成有毒烟雾与气体。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ws/t149-1999 作业场所空气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废水 色谱-质谱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