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保护区 | 6-8倍塔高 | 温度范围 | -40℃ ~55℃(℃) |
适用范围 | 广泛适用于军事、工业、雷达站、通信站、气象站、高层建筑、易燃易爆物储车、公共集会开阔场所等固定目标和通讯车、雷达车、舰船等军事及其他领域移动目标的防雷。 |
型号:model |
clpr-1000ycplr-1000g 移动式movable固定式stable |
电源:power supply |
1φac220v50/60hz |
额定功率:rated power(w) |
1000 |
平均每次驱雷耗电:energy consumption (kw.h/n) |
1 |
输出等离子浓度:plasma density(n/m2) |
1015 |
保护半径:prptactonradius(m) |
6×h8×h |
保护角:prptactonangle(°) |
8083 |
雷电预警半径:fore-alarm radius(km) |
0~30连续可调 |
雷电场强预警限值:fore-alarm electric fied strendth |
0.1~30连续可调,出厂预置为2 |
预警响应时间:reactiontimeforalarm ( s ) |
≤10 |
使用环境温度:site temperature (℃) |
-40~+55 |
额定工作制:rateddutycycle( % ) |
100 |
总量:weighe(kg) |
≤40≤80 |
外型尺寸:dimensions(mm) |
|
针管长度:length of eachlightning tube |
3002000 |
屏蔽球直径:diameter ofscreenboll |
350750 |
国内外传统的防雷技术主要有:1、富兰克林式避雷针引雷入地;2、避雷针派生的电极蓄能释放及放射源电离式提前放电避雷针引入地;3、消散阵系统或消雷器。
采用避雷针引雷如地是富兰克林发明的并沿用了250多年的方式,其在现代信息时代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引接强大的雷电流入地而在被保护目标周围产生强电磁脉冲辐射、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过高等负面效应,对电子系统造成损害,对强电系统和人身也时常造成损害。引雷入地引线产生的火花还会引燃、引爆易燃、易爆物。
消散阵系统(das)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欧美国家进入实用的防雷方式,70年代末在我国进实用。das利用雷云电场对其阵列避雷针作用而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以期消散雷云电荷而而实现防雷。但是其被动产生的等离子体受电场自屏效应和风、雨等大气条件制约而不能实现高高浓度的和大体积稳定发散,其使用防雷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至其被雷云电场击穿放电的概率较高而被认为与避雷针防雷效果相当。
cplr与上述传统防雷技术相比的更新处在于:1、以主动(有源)方式在任意大气条件下均稳定发生高浓度等离子体并在雷云电荷尚较分散、电场尚比较弱的有利时机向空间大体积发散,对雷云电荷形成有效的消散,对雷云电场向被保护目标的集中形成有效的抑制而消除雷电击穿的条件,解决dsa存在的的等离子体浓度和发散总量不足而导致消雷失败的致命问题;2、cplr不需要接地就能防雷,消除了避雷针引了雷入地带来的副面影响,并可用于除固定目标外的移动目标防雷;3、传统避雷针以引雷的方式构成的保护半径约与其安装高度相当,而cplr以驱雷方式构成的保护半径为其安装高度的8倍,相当于64台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无论在性能和经济性方面都远远优异于传统避雷针。
cplr不需要接地就能防雷,可节省设置接地网的昂贵费用,也可以通过间接接地方式兼容满足仍希望保留接地的用户要求。可对固定和移动目标现实保护,广泛适用于军事、工业、雷达站、通信站、气象站、高层建筑、易燃易爆物储车、公共集会开阔场所等固定目标和通讯车、雷达车、舰船等军事及其他领域移动目标的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