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两面针 | 产地 | 广西边境、越南等地 |
性状 | 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 | 性 | 平 |
味 | 辛苦 | 归经 | 肝、胃经。 |
毒性 | 小毒 | 化学成分 | 两面针碱(C21H18NO4) |
产品形态 | 厚片或圆柱形短段 | 炮制工艺 | 晒制 |
规格 | 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 |
两面针
拼音名】liǎnɡ miàn zhēn
【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
【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dc.
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性状】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