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琦馨 | 种类 | 铁观音 |
保质期 | 12个月以上(个月) | 特产 | 是 |
售卖方式 | 包装 | 原产地 | 福建 |
从山油茶到茶油,几百年来,“美丽”的故事流传至今。老人们说,寒露过后,男男女女上山采油茶,大家边采边唱,情歌飘飘。一对对男女在采唱中表达真情,场面生动。
等到了开榨时节,榨房老大率榨工和村民,点亮蜡烛,燃起红香,在祖师神像前三跪九叩,祈求丰年。第一车油榨出来后,姑娘们纷纷前来讨取,她们用茶油抹发,妆扮美丽。
在早年,除了茶油,榨干油后的茶饼也大受欢迎。“这种黑黑的东西叫茶油碴,从圆饼上拿下一小块敲碎,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会儿,小时候买不起香皂,我们就用它来洗头,洗了头发会很滑很顺的。”在一旁的大妈给我们讲起了她当年的趣事。
其实,关于金竹也有一则美丽的传说。“金竹”两字,为传说中皇子金宝和村姑竹如各取一字而成。而金竹茶油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至今已有2300多年栽培历史。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玉泉山东麓,为中国“四大丛林”之一,创建于隋开皇(581--600年)年间。玉泉山,以奇洞怪石,曲溪名泉,四季葱茏,景色佳丽,素负“三楚名山”之誉。山中产的茶叶,以外形如掌,色泽银光隐翠,香气清鲜淡雅,汤色微绿明净,饮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而成唐代名茶。如果再配以玉泉寺前的珍珠泉水,其味尤妙。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说的就是这种茶,这是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第一首以“名茶入诗”的诗篇。诗中提到的中孚,是李白的族侄,又是玉泉寺僧,他深通佛理,善于词翰,尤喜品茶。所以,每年清明前后,总要小沙弥于寺左的乳窟外采摘鲜嫩的茶树新梢,制成仙人掌茶,以供奉过往香客。中孚后云游至金陵(今南京)栖霞寺,拜见族叔李白时,礼送仙人掌茶。李白爱不释手,才欣然命笔,遂成这首咏茶名篇。这种心理,李白在诗的《序》中写得非常清楚:“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渚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自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可见,仙人掌茶当为玉泉寺僧所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