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D95等温分级淬火油产品说明书
一、等温分级淬火油介绍
1.1等温分级淬火油特点
Ø 具有更为合理的冷却速度分布,蒸汽膜阶段极短,高温冷速较快,低温冷速缓慢。能获得高而均匀的表面硬度和足够的硬化层深度;
Ø 淬火后获得良好的表面光洁度,易于清洁和抛丸;
Ø 热氧化安定性能优异,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冷却特性,使用寿命长。
1.2等温分级淬火油技术参数
检测项目 |
SMT-D95 |
检测方法 |
|
水分,≤ |
0.03% |
ASTM D1744 |
|
闪点(开口) ,℃,≥ |
240 |
ISO 2592 |
|
运动粘度(40℃),mm2/s, |
80-140 |
ASTM D445 |
|
腐蚀(铜片100℃×3h),≤ |
1b |
ASTM D130 |
|
酸值, mgKOH/g, ≤ |
0.6 |
ASTM D664 |
|
热氧化安定性,粘度比,≤ |
1.5 |
SH/T 0219 |
|
冷却性能(90℃) |
特性温度,℃,≥ |
680 |
ISO/DIS 9950 |
Zui大冷速,℃/s,≥ |
70-85 |
1.3等温分级淬火油典型冷却曲线
温度 时间 冷却速度
Temp Time Cooling Rate
[℃] [s] [℃/s]
600 6.2 75.5
500 7.9 45
400 12.3 10
300 27.3 5.0
200 53.6 2.5
1.4等温分级淬火油使用温度
等温分级淬火油SMT-D95使用温度为:70~110℃(开式油槽)
80~140℃(闭式油槽)
二、淬火油使用规范及维护管理
2.1淬火系统的设计
a、淬火系统中的淬火油重量与每批淬火工件的毛重比例应大于8:1;
b、淬火系统中应安装加热器,加热器的比表面功率小于1w/cm2,加热器不应采用铜或铜合金,以避免对油的催化老化作用;
c、淬火系统应安装循环冷却装置,保证淬火油在 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2.2油槽清理
在油槽中倒入淬火油之前,应清理干净淬火油槽,检查冷却循环系统是否渗水。如果是在旧的油槽中添加淬火油,应清理干净淬火油槽及冷却循环系统中的油泥、渣滓,包括槽壁上的油污都应该清理干净,以减少对新的淬火油的污染。
2.3淬火油脱气规范
新出厂的淬火油在生产、运输、倒置的过程中,会带入空气等气体,从而使油的冷却能力下降,对光亮性要求较高的产品也会影响其光亮性。因此,新油使用前,首先采用加热的方式,将等温分级淬火油加热至80~90℃,循环搅拌8~12小时,即可去除油中的气体。
2.4淬火油日常使用维护
油温的控制:用仪器监测或控制油温,使油温保持在推荐的使用的温度范围内。批量淬火或连续淬火的淬火油槽,应设置冷却系统,铜或铜合金对油有老化作用,不能用作散热器,在冷却器的选择上,建议选择空气冷却器,若选择板式换热器,一定要保证换热器不能漏水。在满足淬火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低的使用油温,以延长油的使用寿命。
油中含水量的控制:淬火油在使用过程中应控制含水量在0.06%以内。淬火油中混入水后,将导致淬火油特性温度下降,蒸汽膜阶段延长,对流开始温度降低,低温冷速增加,可能会造成淬火工件产生软点或变形量增加,甚至造成工件开裂。当高温工件淬入含水量高的油中,油中的水会产生大量水蒸气气泡使油的体积急剧增大,容易产生火灾。
淬火油的搅拌烈度控制:应根据工件的材质、形状、尺寸,设定合适的搅拌烈度。对于尺寸小、形状复杂、淬透性好的工件,应选用缓慢的搅拌;而对于尺寸大、形状简单、淬透性差的工件,应选择强烈搅拌。
淬火油中杂质的含量控制:应定期沉淀、过滤、清理油槽及循环系统中的铁屑、铁锈皮、油泥、油渣等杂质,保持淬火油清洁。
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对淬火油槽中的淬火油进行补充,控制淬火油位处在油线的中等偏上水平;定期检测淬火油的粘度、闪点、含水量和冷却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