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艺类别 | 刺绣 | 面料 | 丝绸 |
工艺 | 刺绣 | 制作方法 | 纯手工 |
品牌 | 蜀国锦绣 | 产品编号 | 吉祥如意 |
尺寸规格 | 20*30 | 产地 | 四川 |
使用场合 | 会议庆典、商务公关、家居摆挂件、纪念收藏品 | 送礼对象 | 送朋友/同学/同事 |
是否提供加工定制 | 是 | 产品类别 | 其他布艺 |
慧心濯出锦官城 ——蜀锦
蜀锦,是成都挥之不去的古老情结。 早在西汉时期,成都就因其发达的商业而获得“扬一益二”的美誉。当时织锦业已成为国库重要的收入来源,朝廷特设“锦官‘进行管理,成都因此而落下“锦城”、“锦官城”的美名。岷江环绕成都,蜀锦濯于江水,故岷江又称“锦江”。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修养生息的经济政策,非常重视蜀锦的生产,“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成都的织锦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我们在<蜀都赋>中可见:“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 中国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只孕育了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其中,蜀锦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织锦第一座里程碑。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城市的名称,竟会和一种手工艺品的名称有关;这种工艺品,竟关系到国库的虚实甚至是“决敌之资”。“方圆绮错,极妙其穷”的蜀锦,以它那千万根细细的金线银线,串出了一个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瞬间。被称为“蚕丛古国”的四川,战国时期,蜀锦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品,并由此开辟了一条由成都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中亚的国际文化通道,即的“南方丝绸之路”;三国时期,蜀锦走出四川,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时贞观年间首开文字织锦之先河,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其Zui杰出的代表作,被唐太宗李世明当作“异物”收入宫中;唐中宗为安乐公主定制的“单丝碧罗茏裙,飘似云烟,灿若朝霞”,更是天下绝品;唐玄宗李隆基入蜀避难,士兵皆有怨气,唐玄宗竟用蜀锦十万匹重振士气…… 蜀锦其价如金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上。要完成一件作品,从程序上说,主要需经历初稿设计、定稿、点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几个重要过程。每一道程序又涉及到很多独特的技艺。而我们通常所见在蜀锦大花楼木质机上的两位师傅只是“台前”人员,而“幕后”有许多人的努力和协作,对蜀锦的制作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千多年来,蜀锦继续着它古老的手工制造,成都曾有“机房两千处,织机万余架的”。而今,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手工织机逐渐被现代织机所取代了。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不法抹去“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尔乃其人,自造奇锦”的场面。我想象着在清清的锦江边,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群群少女们在江中“濯锦成花”;我想象着在古老的花楼木质机前,两位有些年老的手工艺人,一人正在钦线拉花,一人正在投梭织造,织机吱吱嘎嘎地响着,而那千万根蚕丝正在神奇地跳动,如幻化出一首首古老怀旧的经典乐曲……
更多图片请点击 蜀锦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