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昭通松下蓄电池优质供货商 |
---|---|
公司名称 | 北京亨丰巨业科技有限公司 |
价格 | .00/个 |
规格参数 | 品牌:松下 型号:12V17AH 产地:沈阳 |
公司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西大街85号2层210(注册地址) |
联系电话 | 15652986788 15652986788 |
昭通松下蓄电池优质供货商
为防患于未然 ,对松下蓄电池进行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每月对浮充中的电池进行在线测试 ,测试包括蓄电池总电压和单体电压。此项测试的好处在于可保证浮充电压处于最适宜值。每半年对蓄电池进行一次外部清扫 ,并对蓄电池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进行在线测试。清扫蓄电池宜用棉布蘸清水拧干后擦拭。如用干燥的布或化纤布等 ,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 ,有可能导致电池爆炸。禁止使用有机溶剂及油、洗涤剂等化学溶剂 ,否则可能导致电池外壳或顶盖开裂。每年不仅要对蓄电池总电压和单体电压进行在线测试和清扫电池 ,还要对电池连接部进行检查 ,看螺栓、螺母有无松动迹象 ,若有松动应立即予以紧固处理 ,以免因为连接不好造成电池放电。此外 ,还要对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的重点是看电池的壳体及盖板有无损坏、变形、渗漏 ,看电池极柱有无生锈等。
3结束语
深入地了解松下电池的性能特点后 ,可大大提高对该类型电池的维护水平。而且只有将维护工作做到位 ,才能使电池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为通信设备的供电提供可靠的保障。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简便、可与通信设备同室安装工艺 复杂安装极板结构普通隔板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监控设备 维护工作量大无人值守经常添加水、检测蓄电池端 定期检测蓄电池端电压检测环节电压、密度、温度和放电容量
出厂时已进行过充放电充电性能 使用时需进行初充电处理只产生少量氢气、氧气, 产生氢气、氧气, 并有有害酸并可在内部自行再化合内部反应 雾溢出, 对环境污染较重, 水由电解液吸收, 对环境污易散发染小, 水损失小的
松下蓄电池运行要求按照电力系统的有关标准,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运行要求如下: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在正常运行时以浮充方式运行, 浮充电压值一般控制为 n×2.23 V, 在运行中主要监视蓄电池组的端电压、浮充电流及每只松下蓄电池的电压。
1.2 松下蓄电池的充放电
1.2.1 核对性充放电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阀控蓄电池组, 应进行全核对性额定容量放电试验。试验应采用恒流放电, 待放电结束后, 应立即对松下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避免发生松下蓄电池内部的硫化现象, 而导致蓄电池内部短路。此时应采用0.1C10(C10 含义: 电池放电 10 h 所释放的容量, 单位为 Ah; 0.1C10 含义: 电池充放电 10 h 充放电率) 恒流充电, 当松下蓄电池组端电压上升到 n×2.23 V 时, 将会自动或手动转为恒压充电
1.2.2 恒压充电
在 n×2.35 V 的恒压充电下, 0.1C10 的充电电流逐渐减小, 当充电电流减小至 0.1C10 时, 充电装置的倒计时开始起动, 并维持 3 h 不变。当整定的倒计时结束时, 充电装置自动或手动转为正常的浮充电运行, 浮充电压为 n×2.23 V。同时在浮充电过程中要进行温度补偿, 即对每只单体蓄电池充电电压随环境温度给予一定量的补偿, 避免松下蓄电池因失水干涸而失效。中心温度、补偿下限、补偿上限、补偿斜率均可根据蓄电池性能灵活设置。
1.2.3 补充充电
为了弥补运行中因浮充电流调整不当, 补偿不了松下蓄电池自放电和爬电、漏电所造成蓄电池容量的亏损, 设定每隔 1- 3 月自动地进行一次恒流充电→ 恒压充电→浮充电的补充充电过程, 确保蓄电池组随时都具有额定容量, 以保证运行安全可靠。
1.2.4 事故放电和自动充电
当电网解列、故障和交流电源中断时, 松下蓄电池组立即承担起主要负荷和事故照明负荷, 若松下蓄电池组端电压下降到 n×2 V 时, 电网还未恢复送电, 应自动或手动断开蓄电池组的供电, 以免因蓄电池组过放电而损坏。交流电源恢复送电时, 充电装置将自动或手动进入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 并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常见的漏夜现象:
一是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
二是安全阀渗酸漏液;
三接线端处渗酸漏液;
四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检查与处理方法:
先作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取开盖板查看安全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安全阀检查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完成上述工作之后,若未发现异常,因做气密性检查(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若有则说明是生产原因。充电过程中,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2. 变形
故障现象
松下蓄电池变形不是突发的,往往是有一个过程的。松下蓄电池在充电到容量的80%左右进入高电压充电区。这时,在正极先析出氧气,氧气通过隔板中的孔,到达负极。在负极板上进行氧复活反应:
2Pb+O2=2PbO+H2O+Q
PbO+H2SO4=PbSO4+H2O+Q
反应时产生热量,当充电容量达到90%时,氧气发生速度增大,负极开始产生氢气。大量气体的增加是蓄电池内压超过开阀压,安全阀打开,气体逸出,最终表现为失水。
2H2O=H2+O2
随着蓄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水分逐渐减少,结果蓄电池出现如下情况:
(1) 氧气“通道”变得畅通,正极产生的氧气很容易通过“通道”到达负极。
(2) 热容减小,在蓄电池中热容最大的是水。水损失后,蓄电池热容大大减小,产生的热量使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
(3) 由于失水后蓄电池中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使之与正负板的附着力变差,内阻变大,充放电过程 发热量增大。经过上述过程,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池槽散热。如散热量小于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使蓄电池析气过电位降低,析气量增大,正极大量的氧气通过“通道”,在负表面反应,发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热失控”,发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