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资料
复合材料与制品结合了各类材质的优势,满足食品包装各类功能性要求,应用广泛,但因其多材质、工艺相对复杂,也存在着相应的安全风险。本次的标准修订逐步解决GB 9683-1988执行中适用范围窄、测试方法冲突等问题,有利于生产企业更好管控相关风险。
5、增加了微生物限量
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 14934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除外。GB 14934规定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两项微生物要求。
6、增加了迁移试验要求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
如何应对新国标GB4806.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1、加强各材质原辅料质量把控
原辅料是影响复合材料及制品安全性的首要环节,原辅料的正确选用和使用是影响复合材料及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采购原辅料时,应严格把控质量,如避免使用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材料。
2、控制生产工艺的关键点
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粘合、热熔等是常见的工艺环节,可能引入相应风险。因此,建议加强生产工艺关键点控制,避免产生后续迁移风险。
3、供应链上下游加强信息传递意识
复合材料及制品一般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材料复合而成,涉及多个生产环节,不同环节引入或产生的物质均可能影响终产品的合规性。因此,建议供应链上下游加强信息传递意识,确保影响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追溯。
GB4806.13-2023标准要求及第三方检测机构
S:BIC可针对输液与给药应用、外科器械、监视与影像设备,以及病床与手术台等耐久性设备开发定制的材料解决方案。用于设备的S:BIC复合材料可帮助解决其他常见的安全问题,如辐射和电磁/射频干扰(EMI/RFI)、检测缺失的设备部件、避免火灾隐患等。S:BIC还在MDMWest展上重点展示了其丰富的医用LNP特种复合材料产品系列,这些产品不管对于X射线还是有氧环境下的静电耗散,对患者及临床医师的安全性都非常重要。
“化碳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属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研发团队阵容强大,华东理工大学和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是主要团队成员。据介绍,“化碳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是以煤或生物质制、合成烯烃、化,以化碳为原料联产碳酸二和乙(丙)二醇;以化碳替代剧毒的光气,绿色合成聚碳酸酯、异氰酸酯、聚氨酯、甲酸酯等农药、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复配清洁汽油、柴油等,用化碳绿色合成丙烯酸酯等,替代剧毒的原料合成精细化工中间体系列产品等。
按配方准确计量配方中各种主、辅材料,做好原料的检验。将称量准确的色料、助剂投入干净的捏合机混合均匀,时间15-3分钟。停车加入称量准确的剂、载体、耐候助剂、加工助剂等,开车搅拌均匀,6-1分钟后打开出料口。工作完毕清洁料缸。造粒工艺设备—Φ72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南京某厂生产。操作—开车前准备工作:检查设备的加热开关、冷却、加油、自动控温、切粒机是否完好,检查设备各电气部件和润滑油路是否正常。间接传动螺杆挤出机的缺点在于:存在于皮带滑差,皮带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更多的机械装置增加了磨损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而直流电机的弊端噪音过大,电刷打火,转子污染,电机温度过高,排气不充分和电机震动。因此使用直流电机的螺杆挤出机维护费用更高,直流电动机的最初成本也更高一些变频器在挤出机的应用变频器用于挤出设备,有高质量的运行特性,这是因矢量控制型变频器本身可提供的良好的产品性能决定的。快速处理器提供更高频率响应变频器内置的处理器,提供高控制精度、快响应频率及好的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