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西门子PLC模块代理商

产品名称 安徽六安西门子PLC模块代理商
公司名称 浔之漫智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价格 .00/件
规格参数 品牌:西门子
型号:PLC
西门子:售后质保
公司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塔汇路755弄29号1幢一层A区213
联系电话 18717946324 18717946324

产品详情

安徽六安西门子PLC模块代理商

上海浔之漫智控技术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精益求精,具备如下业务优势:

SIEMENS可编程控制器

长期低价销售西门子PLC,200,300,400,1200,西门子PLC附件,西门子电机,西门子人机界面,西门子变频器,西门子数控伺服,西门子总线电缆现货供应,欢迎来电咨询系列产品,折扣低,货期准时,并且备有大量库存.长期有效   

欢迎您前来询价.100分的服务.100分的质量.100分的售后.100分的发货速度    

您的选择您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致我亲爱的客户!

P_D211_XX_00021I

1. 电器控制系统的组成

通过章的学习可知,任何一个电器控制系统,都是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  电器控制系统的组成

其中输入部分是由各种输入设备,如按钮、位置开关及传感器等组成;控制部分是按照控制要求设计的,由若干继电器及触点构成的具有一定逻辑功能的控制电路;输出部分是由各种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执行元件组成。电器控制系统是根据操作指令及被控对象发出的信号,由控制电路按规定的动作要求决定执行什么动作或动作的顺序,然后驱动输出设备去实现各种操作。由于控制电路是采用硬接线将各种继电器及触点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而成,所以接线复杂且故障点多,同时不易灵活改变。

2.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

PLC构成的控制系统也是由输入、输出和控制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2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PLC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和电器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基本相同,但控制部分是采用“可编程"的PLC,而不是实际的继电器线路。因此,PLC控制系统可以方便地通过改变用户程序,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电路难以改变的问题。同时,PLC控制系统不仅能实现逻辑运算,还具有数值运算及过程控制等复杂的控制功能

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了。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复杂

性,编程难度高、难以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以及价格昂贵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中广泛应用。当时的工业控制,主要还是以继电—接触器组成控制系统。

1968年,美国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制造公司(GM),为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翻新,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器,以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硬件及接线、减少时间,降低成本。因而设想把计算机的完备功能、灵活及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制成一种适合于工业环境的通用控制装置,并把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和程序输入方式加以简化,用 “面向控制过程,面向对象"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即:

硬件: 减少

软件: 灵活 简单

针对上述设想,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这种新型控制器所必须具备条件(有名的“GM10条" ):

 CU310-2DP

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序

维护方便,好是插件式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可以是交流115V2A以上,可直接驱动电磁阀

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要很小变更

10 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GEC)首先研制成功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从而开创了工业控制的新局面。

接着,美国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可编程序控制器084

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台可编程序控制器DSC-8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了他们的台可编程序控制器。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为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存储程序指令、完成顺序控制而设计的。主要用于:1. 逻辑运算  2. 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均属开关量控制。所以,通常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进入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LC采用了通用微处理器,这种控制器就不再局限于当初的逻辑运算了,功能不断增强。因此,实际上应称之为PC——可编程序控制器。

80年代,随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C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使PC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象显示的发展,使PC向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向发展,成为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一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