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线下门店要如何自救

产品名称 疫情之下,线下门店要如何自救
公司名称 杭州北抖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价格 .00/个
规格参数
公司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A幢1楼1034室(注册地址)
联系电话 15824487015 13605817015

产品详情

从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间疫情爆发地从未停止,例如今年2-3月份深圳疫情爆发、4-5月份广州疫情还有上海疫情,疫情的卷土重来带来的不只是封控这么简单,背后还有无数的线下门店因疫情的到来而倒闭破产的,就连赛特、贵友、蓝岛这些开了几十年商场也相续闭店改造。相比较线下门店面对疫情的措手无措,线上好像更能与疫情相呼应。怎么说呢?就比如上海疫情爆发,多处小区、办公楼开始封控,很多人也不敢出去上班,因为怕出去了就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只能在线上办公、购物、点外卖。疫情加速了线上化,同时也加速了线下门店倒闭。很多线下企业都认为倒闭的原因是电商冲击、疫情打击,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自己。找到自己的原因,发挥自己的线下优势,才能逆转局面。那,线下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借用刘润文章的一句话,线下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是能和线上互补的。互补而不对抗的,才是线下的优势。这个优势可能就是:线下独特的“目的地”属性。小琰就为大家解说线下独特的“目的地”属性,希望能给线下企业带来更多启发。什么是目的地?目的地是什么意思呢?小琰给大家举个例子。小琰特别是爱旅游,一有时间就会去北京、云南等各地的旅游景点,每次去不同的地方都会买当地的特产或纪念品。各地的特产在淘宝、京东等平台都可以买的到,我为什么还要花钱去当地买呢?因为小琰不是为了买特产而去旅游的,是先决定去旅游,才顺便带回特产的。小琰去的这些地方,是小琰向往的“目的地”。所以,线下门店也是一样的。在过去,人们去赛特商场不是为了买商品,而是喜欢在商场里逛。而现在人们去商场都是有目标性的买东西,比如想买鞋子,知道该品牌的鞋店在那个商场直接去购买,这个时候商场不是消费者心中的“目的地”了,它多是“加油站”。因此,线下门店转型的真正核心,是把自己做成一个目的地,而不是由客户已经决定好要买的商品。那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成为目的地呢?首先我们要明白线下目的地是指哪方面。例如商场是目的地,那么商品就是我们到目的地的内容。为此,目的地等于内容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内容呢?商品的款式、风格、流行趋势就是内容。例如:小琰想去一个品牌店买衣服,在乘坐4楼电梯的时候看到美妆店,就进去逛,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满手的大包小包,等小琰从1楼逛到4楼的时候,才想起来是来买衣服的。本来小琰是有只是想去品牌店买衣服,却被商场的商品吸引逛了起来,逛着逛着,突然一个“内容”打动了小琰,就进店购买了。所以,目的地就是有让人不能自休的内容的地方。比如图书馆、画展、漫展。这些目的地都是有让人不能自休的内容的地方。只有用让人不能自休的内容吸引大家来,才会“逛着逛着就买了”。那么线下门店怎么样才能把自己打造成目的地呢?在线下建立丰富的感官体验上。人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而线上传达的感官体验只有听觉和视觉,但即便是视觉,也没有线下观看来的震撼。比如画展,你在网上看就跟看高清照片一样,而你在线下近距离的看,配色、层次感都出来了。再比如演唱会,视频上你可以看到明星,听着他唱的每首歌,但你却感觉不到现场的热闹与欢快。如何创造吸引人的“全感官内容”?比如你在网上看到很漂亮的衣服,但是却迟迟不下单,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穿过,不知道这件衣服适不适合你,而线下每一件衣服都展示在店里,可以任意的试每一件衣服。在试看衣服的过程中,全部感官都被激活,忍不住的赞叹:这件衣服穿着真好看。再比如举办线上无法举办的线下活动,舞蹈比赛活动、游戏活动、衣服展示活动,吸引用户线下参与感。因此,线下门店要和线上互补,就补“全感官内容”,只有感官体验丰富,线下才会成为让人不能自休、非去不可的地方。版权声明:本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辛苦的创作,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