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抖音算法:为啥百万粉丝的抖音号,直播时才几十个人在线?

产品名称 详解抖音算法:为啥百万粉丝的抖音号,直播时才几十个人在线?
公司名称 海口美兰抖琦琦文化传媒工作室
价格 .00/个
规格参数
公司地址 【电话烦、手机号同微】
联系电话 18897981244 19979808844

产品详情

2016年9月26日,一款名为A.me的APP正式上线。

3个月后,A.me正式改名为:抖音。
4年多以后的今天,这个APP,你要么用过这个,要么听过。
从默默无名,到全球20亿次下载,抖音凭啥这么快?
天空飘来两个字:算法。
没有算法的技术驱动,抖音无法飞速发展;
不懂抖音算法规则,做不好抖音运营。

为啥我的视频发布后,播放量才几百?
为啥我让亲朋好友点了那么多赞,播放量还是上不去?
为啥我开了直播,才几个人看?
为啥那些百万粉丝的大号,开个直播也才十几个人?
这些灵魂拷问,还得从抖音的算法说起。

 1 
算法是啥?

你打开浏览器,随手搜了下最近想看的新车
打开淘宝,发现有这款新车的促销信息
打开抖音,正好是这款新车的试驾广告...
这就是算法。
我们不需要知道“协同过滤”这样的专业名词,只需要知道“老大哥”(大数据)始终在盯着我们。
他可能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我们。
我们的每一次滑动,每一次点击,输入的每一个字...
都逃不过大数据的监测和分析。
于是他就根据我们的喜好,推荐我们看这个,看那个。
这就是:兴趣推荐。
你越感兴趣的内容,系统推荐得越多。
所以当有人一打开抖音全是小姐姐的时候,你只好笑而不语...

 2 
有啥区别?

兴趣推荐,往往跟另一个词联系在一起:去中心化。
过去,我们看报纸看电视,是报社和电视台的编辑,决定了我们看啥。
千人一面,这叫中心化的信息分发。
现在我们刷抖音,刷头条,每个人的界面都不一样。
千人千面,这叫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
微信也是去中心化,但却是基于社交关系(粉丝)的分发规则。
你得是我的好友/粉丝,我发的朋友圈/文章/视频或是的文章/视频(看一看、视频号),你才能看到。
但抖音不需要你关注我,只要系统判断你可能对我的内容(视频)感兴趣,就会推荐给你。
微信,粉丝很重要很重要;
抖音,内容很重要很重要。

 3 
八级流量池

我们发了一条抖音后,算法具体是怎么推荐的?
有人经过摸索,总结出了抖音的八级流量池。



关于各级流量池的具体播放量,存在一定争议,但这八级流量池经过无数次的验证,基本靠谱。
你的视频发布后,就需要经过这八层关卡的层层选拔,才有可能通关成为全国热门。
选拔标准是啥?
最主要的有三个标准:
完播率>互动率(/评论/转发/关注)>帐号历史表现
完播率,就是用户完整看完视频的比例。
这是最核心的一个评价指标,很多运营的黑科技,都从这一指标延展而来。
举个栗子:
为啥很多人推荐你把视频做成10秒左右,短小精悍?

 4 
粉丝有啥用?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文章开头的几个问题:
问:为啥我的视频发布后,播放量才几百?
答:视频不给力,没打赢初级BOOS,升不了级,只能待在初级流量池。
问:为啥我让亲朋好友点了那么多赞,播放量还是上不去?
答:最核心的指标是完播率。
一种情况是:亲朋好友碍于情面,光速,然后滑走,并不提升完播率。

另一个:别当大数据是傻子,你那些亲朋好友已被记录在案,都是无效反馈。
要想回答后两个问题,得说说粉丝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
短视频和直播,是两个流量池。
直白地翻译一下:
短视频做得再牛逼,直播都要从头再来!

你可能要问了:
那粉丝还有用么???

有用,两点:
1.不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都会分发一定比例给你的粉丝。
有人总结:短视频比例在5%左右;直播惨兮兮,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都可能。
2.粉丝的运营,对于带货来说无比重要。
这里不展开了,能导到私域流量的粉丝多么值钱,大家都懂。

好了,我们再试着回答最后两个问题:
问:为啥我开了直播,才几个人看?
答:再正常不过,你正处于直播的初级流量池。

问:为啥那些百万粉丝的大号,开个直播也才十几个人?
答:再真实不过,也还处于直播的初级流量池。
图怪兽_e85155a4b676793e49f14371c5711402_17191.jpg
最后的话:

抖音的算法,就是抖音这款游戏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