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100M/1000M以太网测试 以太网一致性测试

产品名称 10M/100M/1000M以太网测试 以太网一致性测试
公司名称 北京淼森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价格 .00/个
规格参数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北路1号天地邻枫2号楼A座B101
联系电话 18601085302 18601085302

产品详情

10M/100M/1000M以太网测试 以太网一致性测试


以太网的起源与发展

       1972年Metcalf与他在Xerox PARC的同事们,在研究如何将Xerox Altos!作站与其他Xerox Altos! 作站、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相互联网。他们成功的用个网络实现了2. 94Mb/s的数据传输率的互联, 并将此网络命名为Alto Aloha网络。1973年Metcalf将此延伸至支持其他的计算机类型,并改名为 Etherneto囱为Ether (以太),曾被科学家认为是电磁波在食空中M彳#输介成。布Ethernet就是以太 网的意思,就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如此,以太网便诞生了。1976年,Metcalf拿到了专利,并邀请了 Intel与Digital成立了DIX group,并在1989年,演变成了IEEE802标准。基本上IEEE 802.3是 0SI第二层的协议,负责链路的接入管理与流量控制o IEEE 802.3物理层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来实现, 包括3类、4类、5类线(STP屏蔽与UTP非屏蔽双绞线),同轴铜线,多模与单模光纤等等。其传输速 率也从最初的10M发展到100M、1000M乃至当今的10G。

IEEE 802. 3标准的发展

    IEEE 802.3定于 1985年

              -10M速率,釆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载体

    IEEE 802. 3i定于 1990年

              -10M速率,釆用双绞线(屏蔽/非屏蔽)作为传输载体

    IEEE 802. 3u定于 1995年

              -100M速率,釆用双绞线(屏蔽/非屏蔽)作为传输载体

              -100M速率,釆用光纤(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

    IEEE 802. 3z定于 1998年

              -1000M速率,釆用光纤(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

    IEEE 802. 3ab定于 1999年

              -1000M速率,釆用双绞线(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

    IEEE 802. 3ae定于2001 年

              -10G速率,釆用光纤(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

淼森波实验室高速电路测试服务项目有:

① SI信号完整性测试,主要内容是电源上电时序、复位、时钟、I2C、SPI、Flash、DDR、JTAG接口、CPLD接口测试、URAT测试、网口测试、USB2.0/USB3.0测试、MIPI测试、HDMI测试、及板卡上其它芯片接口的信号测试。

② PI电源完整性测试,主要内容是电源的电压值(精度)、电源噪声/纹波、电压上下波形、测量缓启动电路参数、电源电流和冲击电流、电源告警信号、冗余电源的均流参数。

③ 接口一致性测试,主要有以太网、USB2.0、USB3.0、MIPI、HDMI、SATA、Display Port、P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