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C):含量一般不超过 0.03%,低碳含量有助于减少焊接等热加工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从而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
铬(Cr):含量在 18.0% - 20.0% 之间。铬能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保护膜,赋予不锈钢良好的耐腐蚀性,使其能够抵抗多种腐蚀介质的侵蚀。
镍(Ni):大约占 11.0% - 15.0%。镍可以显著提高不锈钢的韧性、延展性以及耐腐蚀性,特别是在一些还原性腐蚀介质环境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有助于稳定奥氏体组织,使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钼(Mo):含量约为 3.0% - 4.0%。钼能增强不锈钢对含氯离子等腐蚀性介质的抵抗力,有效提高不锈钢在海水、氯化物溶液等环境下的抗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
其他元素锰(Mn):通常含量在 2.0% 以下,锰在不锈钢中主要起脱氧和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作用,适当的锰含量有助于改善钢的加工性能。
硅(Si):一般不超过 1.0%,硅是钢中的常见脱氧剂,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的强度。
磷(P):含量被严格限制在较低水平,一般不超过 0.045%,磷在不锈钢中属于有害元素,过高的磷含量可能会降低钢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硫(S):同样限制在较低含量,通常不超过 0.03%,硫也是有害元素,它会降低钢的热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容易导致钢在热加工时出现裂纹等缺陷。
不同生产厂家或标准可能会有细微的成分差异,但总体上在上述范围附近,这些成分相互配合,使得 317L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加工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工程、食品加工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