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划归银监会监管
2018年5月14日,商务部发布商办流通函〔2018〕165号,将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典当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金融机构”。
众所周知,金融牌照一直以“傲慢”著称,例如: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小贷牌照、基金销售牌照等等,高不可攀的门槛,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在目前的金融监管环境下,具备放贷资质的金融牌照中,典当或许是您取得“傲慢”金融牌照的Zui低门槛和选择。
我国典当行的现状
2009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发挥典当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典当行业作为银行的有益补充,始终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作为服务对象,满足了它们小额、短期、快速的融资服务需求。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典当企业8483家,分支机构950家,注册资本1722.2亿元,从业人员4.9万人。企业资产总额1668亿元,同比上升1.3%;负债合计123.2亿元,同比上升8.7%;所有者权益合计1544.8亿元,资产负债率7.4%。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典当行业依然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发展,反映出实体经济对以典当为代表的小额、短期、快速的融资服务需求旺盛。
而今,越来越多的客户都逐渐认可了“典当行”提供的便捷、灵活、专业、优质的服务。作为融资渠道之一,典当行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