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爷和土地爷都属于管理地方之神,但是他们却是大不一样的。城隍爷的职位比土地爷权利要大的。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早在周朝,每到收获之后,到了除夕,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城隍爷是阴间的地方官是各个城池的守护神司法神,他领导着一支庞大的团队。团队工作掌管管辖区内人们的生死、奖罚、祸福以及生人亡灵,城隍爷的权利比土地爷要大, 因为城隍爷除了掌管祸福以外还掌管生死,审判人们的功劳与过错,更像是一个神话了的政府机构。被选作城隍爷的都是殉国烈士或者聪明绝顶的历史人物,比如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城隍‘霍光’和县城隍‘范增’等。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中国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
土地爷是阳间的地方保护神,保护管辖区内安宁平静又称之为福德正神、土地爷、社神等。供奉土地爷的对象有‘句龙’‘后土’‘共工’周朝的‘张福德’唐代的‘韩愈’南宋的‘岳飞’ 等,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土地爷诞辰为 ‘二月初二’就是我们常说的‘龙抬头’一年的转运节点,商人会在这是祭拜土地神。人们将这种祭拜仪式叫做“做迓”,二月二叫“头迓”腊月十六叫做“尾迓”,年末商人都会做“尾迓”(等同于我们现在的年终奖)来答谢员工一年来工作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