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壳寡糖(医药/食品/工业) | 用途 | 医药中间体、保健品、农业肥料 |
本公司通过严格控制酶解反应的条件并结合膜分离技术等工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备各种具有不同的具有特定聚合度分布范围和低分散度特征的优质壳寡糖产品。
壳寡糖的功能与应用(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oligosaccharides)
壳寡糖具有氨基,作为自然界中唯一的带有净正电荷的寡糖,具有十分独特的生理生化功能。壳寡糖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菌抑菌作用、排除重金属离子、降血脂、调解血糖、调节血压、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改善消化机能、调解酸碱度,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清除自由基,激活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脂质抗氧化能力、促进骨折的愈合……,等等。(被称为生命第六要素)。壳寡糖是带有氨基的寡糖,被称为“氨基寡糖素(amino-oligosaccharin),作为一种寡糖类的诱导物(elicitor),可以诱导植物防御基因群的表达,从而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调节植物生长。(寡糖素被称为开启植物基因的钥匙)
壳寡糖在医药,食品,农业,轻工业等诸多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药领域,由于特定聚合度的壳寡糖具有抗肿瘤等诸多药理作用,该产品已经作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投放市场。在食品工业中,壳寡糖可以在饮料调味品等几乎所有食品中应用,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在农业方面,壳寡糖制剂已经作为生物农药、生长调节剂、肥料等,对蔬菜、粮食、棉花和烟草等农作物的增产、抗病、抗逆等效果十分显著,国内外均有相应的市售商品。作为饲料,饵料添加剂,壳寡糖对提高畜禽鱼的免疫力,抗病力,促生长等效果十分理想。壳寡糖添加到化妆品中,具有保湿,活化细胞等作用。随着对壳寡糖生物活性的研究的深入,必将开拓出壳寡糖更多的新的用途。
壳寡糖的功能与壳寡糖的聚合度(dp)
密切相关:
壳寡糖的许多生理生化活性与壳寡糖的聚合度分布范围密切相关,如在增强免疫力方面,有报道聚合度为6-8(或4-7,5-7)的壳寡糖具有良好的抗菌,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活性,其中六糖[几丁六糖(glcnac)6和壳六糖(glcn)6]显示了较高的抑瘤活性;在诱导植物抗病性方面,有报道聚合度为4~6的壳寡糖能够调控植物根瘤菌的生成,聚合度4-11的壳寡糖能有效激活植物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在调节血糖方面,有研究表明分子量1700左右的壳寡糖适合高脂血糖病患者,可降低血糖﹑提高抗氧化能力起到保健作用;在抑菌功能方面,有报道平均分子量610的壳寡糖(3糖)对原料乳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酸奶的后酸化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等。
因此壳寡糖的分子量和聚合度分布范围是反映壳寡糖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壳寡糖产品突出的特点是:
生产壳寡糖的原料是我公司自行制备的源自阿拉斯加鳕蟹壳的食品级壳聚糖
产品具有特定的聚合度分布(特定分子量分布)范围,且分子量分布范围狭窄(分散度低),分散度一般均低于1.5,因此相应的生理生化活性明显高于无特定聚合度的,分散度大的壳寡糖产品。(本公司亦可根据用户需求,生产对聚合度分布范围和分散度无特定要求的壳寡糖及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产品。)
由于采用可控酶解反应和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制备壳寡糖,所以产品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和分散度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控,并批量生产。
壳寡糖系列产品的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items |
规格specification |
外观appearance |
白色或浅黄色粉末 white or light yellow powder |
密度density |
100目pass 100 mesh |
干燥失重loss on drying |
≤8% |
灰分ash content |
<1.0% |
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 |
≤0.3% |
脱乙酰度degree of deacetylation |
≥90% |
不溶物insoluble |
≤0.1% |
砷arsenic as as2o3 |
≤1.0ppm |
重金属(以pb计)heavy metals as pb |
≤10.0ppm |
菌落总数total microbial count |
≤1000cfu/g |
大肠杆菌esherichia coli |
阴性negative |
沙门氏菌salmonella |
阴性negative |
含量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content |
≥90% |
重均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mwd)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
mw:1000左右mwd≤1.5 mw:2000左右mwd≤1.5 mw:3000左右mwd≤1.5 mw:5000左右mwd≤3 亦可依据用户需求制定 can be formulated product standards based on customer dem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