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播的形式
1、发展初期集中传播
城市品牌不是仅仅在一段时间传播就能实现,需要长期培养才能逐渐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培养更多城市忠诚顾客群。在城市品牌的不同传播阶段,其电视广告投放策略也各有不同。重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可操作的预算不多,快速提升知名度的需求很大。此种情况适合应用集中型广告投放策略。如在城市的一个重大节会或“五一”、“十一”黄金周,以较高频次集中投放,短期内迅速拉升知名度,达到引爆式的广告效果。
2、成长期脉动传播
重在提高城市的美誉度。成长期城市品牌经过了长年的形象塑造与人文传播等品牌积累,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亟待得到受众的认可与信任,此时期适合应用脉动型广告投放策略。如在城市“五一”、“十一”旅游旺季前加大投放力度,突显城市实力,抵制同类旅游宣传竞争;在非旺季时期减弱投放,维持广告暴露。Zui终达到城市信息长年均可触达受众、深入受众、影响受众的目的。
3、成熟期持续传播
重在提高城市的忠诚度。成熟期的城市品牌均已得到受众的认可,品牌发展与运营平稳,此时期适合应用持续型广告投放策略。广告投放量可视竞争对手的强弱安排增减。每年制定系统的宣传计划,全面巩固与强化自身的品牌地位,并可适时拓展子、副品牌,支撑主品牌的度。
广告预算
1、低预算以高品质媒体为跳板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客户传播预算较低,如何使低预算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实现优质传播是困扰城市客户的难题。引用中国城市策划专家之一、中视金桥副总裁刘旭明先生的一句话:“广告预算低不可怕,可怕的是广告投放媒体品质低!”低预算投放重在选择广告媒体,除考虑到此媒体受众与城市目标受众相匹配外,要考虑到广告价格、广告频次、媒体收视率、广告成本。如借助中央台两大国际频道CCTV-4、CCTN-9,可实现覆盖国内人群又可遍及海外传播,“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即是低预算宣传的成功实例,策略是选中央视国际宣传的国际频道为主攻平台,广告效果已有目共睹。哈尔滨的冰雪节活动已经走向国际。
2、中档预算稳固锁定注意力
中档预算广告投放相对操作空间较大。投放周期尽可能拉长,但决不能太散,让受众掉入“游击战”的陷阱,应依据媒体优势,制定整体的媒体策略,选择稳定媒体长期投放,将信息完整、持续的传导给目标受众;再配合热势媒体在重点阶段加大力度强化广告效果,从而确保广告活动的成功。例如,山东聊城自02年起已连续五年每年投量达200万元左右,坚持在央视国际频道覆盖全年投放,针对国际中、高层旅游受众深度影响,增加品牌积累,如今聊城的旅游收入已成为城市Zui大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塑造“江北水城”旅游品牌已收到实效。
3、高预算科学整合深度传播
广告预算高时,切忌将合适的媒体一股脑都列入投放,往往会适得其反,白白浪费“银子”。此时可考虑寻找适当时机插入式投放。如果不了解何时为适当时机,就干脆不要投。只有抓住时机才能准确的抓住Zui多受众的关注,从而产生更大的广告影响力。“钱多也要用在刀刃上”!如义乌在2004年冠名“海峡两岸知识大赛”,就是看准了2003年美伊战争给众多国际人士带来了对“台海”局势关注的契机,借势大幅度提升义乌国际影响力,此部分广告预算获得超值的回报,带动义乌品牌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