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灭火装置技术简介
气溶胶灭火剂是一种由氧化剂、还原剂、燃烧速度控制剂和粘合剂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是近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灭火剂。
热气溶胶灭火剂的释放经过了燃烧反应,燃烧产物中同时存在固体与气体,其中大部分为N2、CO2和水蒸气,固体颗粒是钾、锶的氧化物。
释放产物冷却、凝聚时生成极为细小的微粒,微粒的直径一般小于0.1微米。这些极为细小的微粒可以高效吸收与中和火焰中的燃烧自由基,从而达到化学抑制灭火作用。
而气体分散固体颗粒形成的气溶胶,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间中,并能绕过障碍物,散布到各个角落,以一种全淹没的方式高效灭火。
简单地说,气溶胶灭火剂是一种可悬浮于空气中的纳米级干粉微粒,是烟火技术和纳米技术发展的产物。
我国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气溶胶灭火装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火攻火”的理论,研制出烟雾自动灭火系统,用烟火药剂燃烧、释放的产物进行灭火,主要用于扑灭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火灾。
这是一项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灭火技术既有烟又有雾,既有细小的固体颗粒,又有水蒸气和N2、CO2灭火气体形成的气溶胶物质用于灭火,称为“烟雾灭火系统”,主要用于石油化工产品储罐灭火装置上。
2004年6月4日公安部颁布了GA499.1《热气溶胶灭火装置》行业标准。该标准将气溶胶灭火装置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K型气溶胶,指充装含有30%以上硝酸钾的气溶胶发生剂的灭火装置。
第二类是S型气溶胶,指充装含有35%~50%硝酸锶,同时含有10%~20%硝酸钾的气溶胶发生剂的灭火装置。也是平时所说的锶盐类气溶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