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变形缝设置要求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Zui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Zui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变形缝的发展历程:
白铁皮-(折V型口靠材料的延展性伸缩)------不锈钢折V型口靠材料的延展性伸缩)或者是用不锈钢及铝板用两个独立的板,锁扣在一起,错位伸缩)------新型铝合金变形缝(主要是设置一个或者2个固定的轨道,滑杆在轨道中移动,活动链接的伸缩)-----没有变形缝(变形缝的无缝设计)
变形缝的选择:
中国传统的变形缝做法必然要逐步淘汰,被新型变形缝所取代,但新型变形缝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现在过的变形缝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标准设计院及各地方所出的变形缝图集,也没有对材质对应的厚度进行约束,这就存在的如果作坊式的变形缝小厂,为价格和利润造成了,什么厚度的板面都用,市场极为混乱,当用板面薄到一定程度时,新型的变形缝还不如传统的变形缝可靠。
传统变形缝的做法并不一定不可取,如采用不锈钢板,在有点情况下,美观型并不差,但不可以用铝板折V型口,那样板面在几次伸缩后,在受拉或者受压几次后,必然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