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后处理
(1)焊后清理
焊件焊完后,留在焊缝及附近的残存焊剂和焊渣等会破坏铝表面的钝化膜,有时还会腐蚀铝件,应清理干净。形状简单、要求一般的工件可以用热水冲刷或蒸气吹刷等简单方法清理。要求高而形状复杂的铝件,在热水中用硬毛刷刷洗后,再在60℃~80℃左右、浓度为2%~3%的铬酐水溶液或重铬酸钾溶液中浸洗5
min~10
min,并用硬毛刷洗刷,然后在热水中冲刷洗涤,用烘箱烘干,或用热空气吹干,也可自然干燥。
(2)焊件的表面处理
通过适当的焊接工艺和正确的操作技术,焊接后的铝及铝合金焊缝表面,具有均匀的波纹光滑的外貌。阳极化处理,特别是抛光及染色技术配合使用时,可获得高质量的装饰表面。减小焊接热影响区,可使用阳极化处理导致不良的颜色变化减至Zui小。使用快速焊接工艺,可Zui大限度地减少焊接热影响区。因此闪光对焊的焊缝,阳极化处理质量良好。
特别是对退火状态下不能热处理强化的合金的焊接件,阳极化处理后,金属基本和焊接热影响区之间的颜色反差Zui小。炉中和浸渍钎焊不是局部加热的,所以金属颜色的外观是非常均匀的。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常常用作建筑结构零件,它们在焊接以后,常常进行阳极化处理。在这类合金中,焊接加热会形成合金元素的析出,阳极化处理以后,热影响区和焊缝之间会出现差异。这些在焊接区附近的晕圈,使用快速焊接可使其减至Zui小,或者使用冷却垫块和压板也可使晕圈减到很小,这些晕圈在焊接后,阳极化处理前,进行固落处理可以消除。
在化学处理的焊接件中,有时会遇到焊缝金属和基全金属的颜色差别较大,这就必须他细地选择填充金属的成分,特别是合金成分中含有硅时,就会对颜色的配比有影响。
如有必要可以对焊进行机械抛光。常用的机械抛光有抛光、磨光、磨料喷击、喷丸等。机械抛光即通过研磨、去毛刺、滚光,抛光或砂光等物理方法改善铝工件的表面。它的目的是通过尽可能少的工序获得所需要的表面质量。然而,铝及铝合金属软金属,摩擦系数比较高,而且在研磨过程中如果发生过热,有可能使焊件变形,基至从晶界断裂的现象。这要求在抛光过程中有充分的润滑,对金属表面的压力应降低到Zui低。
(3)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
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在焊接以后,可以重新进行热处理,使基体金属热影响区的强度恢复到接近原来的强度。一般情况下,接头破坏处通常都是在焊缝的熔化区内。在重新进行焊后热处理后,焊缝金属所获得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使散的填充金属。填充金属与基体金属的成分不同时,强度将取决于填充金属对基体金属的稀释度。的强度与焊接金属所使用的热处理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