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桃一号
一、 种植条件
适合全国桃产区栽培。在重庆表现为早熟、果大,遇连阴雨也无裂果、极丰产,5月中旬成熟,成熟后可留树10天以上不落果、不裂果。树体生长健壮,树姿半开张,各类果枝均能结果,并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蔷薇花,花粉多,丰产性极好。以春栽为主。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品苗木,每亩栽111株左右,株行距2米×3米。注意整形修剪,定植当年保持树干直立,在80厘米处选好三大主枝,以后选留中心干并一直保持其优势至2米封顶。成形后一般有60~70个长果枝,30~40个短果枝。修剪多留两侧枝与下部枝。加强花果管理,注意疏果。幼树树势健旺,结果后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树体紧凑。一年生枝淡绿微红,叶芽较小,花芽中大,叶片为长椭圆披针型,复锯齿,浓绿色,质中厚,花瓣圆形,粉红色,雌蕊高于雄蕊,自花结实率高。果实近圆型,茸毛短且稀少,果型端正,高桩,缝合线浅而匀称,果实全面着鲜红色,底色白。果肉白色,硬溶质,肉质细密,脆甜,微酸,离核,口感较好。
二、 品质
中桃1号,果实近圆形,果顶平,偶具小尖,两半部较对称。该品种为极早熟、全红型品种,可在露地及保护地栽培。在管理上,每年秋季要注意施足底肥(以优质有机肥为主),花后追施一遍果实膨大肥,以氮肥为主,辅以适量磷钾肥,以利于果实的增大。采前1个月左右,追施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进一步发育,并注意控制土壤水分,提高果实品质。病虫害防治上,要特别注意蚜虫的防治。平均单果重116克,Zui大175克以上。果皮底色绿白,成熟时果面全面着玫瑰红色,过熟时转紫红色。果肉白色,肉硬脆,完熟后稍软,汁液中等,风味甜,可溶性固形10~12%,果实发育期55天左右。
三、 桃的功效
每100克桃子的可食部分中,能量为117.2-7.7千焦,约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各种糖类10.7克,钙8毫克,磷20毫克,铁10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 60微克。维生素B1 30微克,维生素B2 20微克、维生素C 6毫克、烟酸0.7毫克,另含多种维生素、苹果酸和柠檬酸等。中医认为,桃子性热而味甘酸,有补益、补心、生津、解渴、消积、润肠、解劳热之功效,为“肺之果”,适宜于低血糖、肺病、虚劳喘嗽之人作为辅助食疗之物。桃仁则有祛瘀血、润燥滑肠、镇咳之功,可治疗瘀血停滞、闭经腹痛、高血压和便秘等(作一味中药使用,不能生食);碧桃(未成熟的小于桃)与茶叶同浸共泡作为饮品,有敛汗、止血之功,可治疗阴虚盗汗和咳血等症;桃叶也有杀虫之效能,将其煎水洗涤阴部可治疗阴道滴虫;桃花有消肿、利尿之效,可用于治疗浮肿腹水,大便干结,小便不利和脚气足肿。
四、 产量及收入
2005年在盐湖区种植8亩,栽植第三、四年平均亩产分别为2100千克、3200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红不软增产14.3%、33.3%;2007年在永济栽植10亩,栽植第三、四年平均亩产2200千克、3200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红不软增产25%、28%;2008年在平陆县栽植4亩,栽植第三、四年平均亩产2460千克、3500千克,分别比对照红不软增产3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