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件琉璃工艺品的品质,相信不少人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
琉璃工艺品的鉴赏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光影效果是判断一件琉璃工艺品,是否好坏Zui重要的地方。特别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地方来鉴赏光照下色彩的折射,折射的色彩明显,剔透,引人入圣。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2、除了色彩的折射以外。色彩的自然流动方面也很重要,其折射出来的色彩一定要有一种灵性,一种“呼吸”中透出的纯净之美。
3、还要注意琉璃的透流彻度,太纯太亮的不一定是佳品。在层次与光洁度的有一定差异的反而会比较好,因为这样不会丧失其具有动感的生命力之美。
4、然后我们再,远远鉴赏一下。主要是为了感受琉璃工艺品的整体造型及色泽、美感与创作意念等等方面。从而判断,这件琉璃工艺品从各个方面是否已经完美结合。
5、再来就是要看琉璃工艺品的工艺能力了。主要是看是否蕴含的民族文化(非民俗)与结构特征。
6、还有一个小细节要注意观察一下,看一看整件作品不受控制的气泡有多少。较少的为佳。
7、Zui后一点,就是结合上述六点来理解该琉璃工艺品的整体创意,和制作者所想要传递给别人的艺术意义.
琉璃鉴赏:
A、 欣赏光影效果,
B、 别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C、 欣赏色彩的自然流动,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纯净之美。
D、 琉璃的透澈度,不宜太纯太亮,需有一定层次与光洁度的差异,否则会丧失其具有动感的生命力之美。
E、 感受整体造型及色泽、美感与创作意念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意境之美。
F、 从工艺角度欣赏古法琉璃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非民俗)与结构特征。
G、 古法工艺决定了世间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琉璃,所谓“天工自成”说的就是琉璃产品,仔细品味不同琉璃的色彩 流动,会发现不同的意境。
大件琉璃产品工艺:(蜡模制作完成后工序)
1.制石膏模:调制正确比例的耐火石膏,在修饰后的蜡模外,灌铸包埋,即成含蜡石膏模。
2.蒸气脱蜡:将整个含蜡石膏模,置入脱蜡机内以蒸气加温脱蜡,脱蜡后即为耐火石膏阴模。
3.精选原料:根据设计挑选特定颜色与大小的原料,精选清洗每一块原料。
4.配置原料:为精准控制各种颜色的比例与流动的美感,需依造型与设计精准摆置原料色块的分布位置。
5.进炉烧结:将整个石膏模与配置好的原料,放进炉内慢慢加温到800-1000℃左右,使热熔的原料软化如麦芽糖,缓慢地流入石膏模内成型。
6.冷却降温:烧结过程中,为使模具内外均匀降温,避免热力释放不平均导致龟裂。需设定降温曲线,经数天缓慢降温时间,作品造型不同冷却时间亦不相同。
7.拆石膏模:待冷却过后从炉内取出,小心以刀具拆除石膏模,取得作品粗胚。
8.断面切割:拆模后的作品粗胚,需断面切割,去除注浆口多余部分的材料。
9.粗磨细磨:因切割断面粗糙凹凸不平,并且还要针对作品细腻的部分进行精修,必须用十几种规格不同的磨头、砂纸以及其它工具细心雕饰修整,展现出产品惟妙惟肖的效果,这些都是需要极其熟练的手工和长时间的投入。才能完成。
10.研磨刨光:将作品不断重复地研磨及刨光,即可将琉璃的光泽透射出来,藉此呈现出水晶材质晶透的质感,即可完成作品。11.签字包装:Zui后确认作品完整后签名签号,然后包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