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治理方案的确定
1.焦炉参数
96万吨捣固焦炉,TJL4350D型,其具体的参数如下:
年产量: 96万吨
孔 数: 2×72孔
炭化室全长 14280mm
炭化室全高 4300mm
单孔出焦量: 18.38t
结焦时间: 22.5小时
入炉煤水份: 11%以下
2.烟尘的组成
每生产一吨焦炭的污染物排放量随焦炉炉型、原煤煤种、焦炭成熟度和操作的不同而变动。一般焦炉的装煤,推焦和湿法熄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比为60:30:10。为此焦炉生产的废气治理重点都放在装煤和推焦过程中。
3.风量的确定
由焦炉的基本数据和炼焦工艺等,根据《钢铁企业采暖通风设计手册》和实际工程的经验综合考虑,计算本工程设计风量为:……………………………
第三章 工艺设计的简介
1.主要技术指标
该装煤、推焦烟尘控制系统,烟尘捕集率达到95%以上,烟尘净化率达到99%以上,可使焦炉装煤、推焦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有组织排放低于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中二级标准。
2.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1)装煤过程除尘
设置高压氨水系统、消烟除尘车(带导烟装置)、机侧小抽气罩、炉顶煤气系统、炉顶排水系统及在装煤车上设密封设施等。
装煤车、消烟除尘车就位,导烟装置动作,机侧伸缩套与小抽气罩对接,煤气系统对接,消烟除尘车风机启动,除尘系统工作,高压氨水系统启动,开始装煤,装煤车密封装置与小抽气罩配合工作。
利用高压氨水的射吸力将装煤过程散逸的烟尘,一部分进入系统集气管,一部分导入结焦末期的炭化室进入系统集气管,机侧炉门散逸的烟尘和除尘口散逸的其余烟尘进入消烟除尘车,经燃烧、冷却、布袋除尘处理达标,通过车载风机、烟囱排入大气。
(2)推焦过程的除尘
拦焦除尘车上设置集尘罩,有连通管,并能在水封式集尘干管中焦炉方向与拦焦车同步拖动。设置干式地面除尘站,包括冷却粗除尘器、布袋除尘机组、风机、液力偶合器、高压电机、消音器、烟囱等。
C工艺特点
(1)系统捕集率达95%以上;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除尘效率高达99%以上。
(2)设计了工作与非工作状态自动控制系统,使非工作时风机呈空负荷运转,相关设备自动切换。
(3)设风机调速,降低运行成本。
(4)运行费用低,长期运行可靠。
3.各单元单项设计的说明
A装煤除尘系统
装煤除尘系统包括高压氨水系统、机侧小抽气罩、消烟除尘车、炉顶煤气系统、炉顶排水系统等。
…………………………………………………………………………………
B推焦除尘系统
推焦除尘系统由移动和固定装置两部分组成。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拦焦车上,随拦焦车一起移动的集尘罩。固定装置包括集气干管、保证拦焦车稳定运行的第三轨道部分,地面除尘站等。
布袋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
除尘器处理风量 230000m3/h
除尘器阻力 1500Pa~1800Pa
电磁阀数量 88个
额定输入电压 DC220V
除尘效率 ≥99%
烟尘出口颗粒物 <50mg/m3
(3)通风机组设离心式引风机、液力偶合器、电动机及控制装置等,使风机在推焦期间高速运转,其余时间低速运转。风机进、出口设软连接。
(4)控制系统。系统采用PLC集中控制系统。
第四章 土建部分的设计说明
地面除尘站的土建部分占地800m2.
1.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及有关资料。
2.基本设计参数
活荷载标准值
蓄热式冷却器18KN/M²
烟囱8KN/M²
3.风载与地震作用
基本风压标准值0.40KN/M²。抗震设防烈度为7°,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组。
第五章 电气、自动控制的说明
1.电源及电压
系统电源由甲方提供到净化装置系统控制室,电源电压10KV/380V/220V,三相四线制。
2.供电系统及负荷
供电系统形式采用放射式。本除尘系统总装机容量:860KW。
4.系统的自动控制
为了便于调整工艺参数使除尘系统及配套设备控制实现连锁,并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在装煤和推焦除尘系统设置了PLC自动控制。
除尘机组的采用PLC自动控制。
5.导线的选择及敷设
动力电缆采用VV-0.6/lKV系列系列;控制电缆采KVVP—0.6/lKV系列,敷设方式为穿钢管明敷或电缆桥架。
6.除尘系统照明
除尘系统照明为一般照明,照明灯具采用CTGC系列灯具,照明度不小于100Lx。
7.接地
正常不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并与原有厂区接地系统相连。
8.主要设备
序号 |
项目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630KW及控制柜及电气元件 |
1套 |
|
5 |
拦焦车控制柜及电气元件 |
2台 |
|
6 |
无线数传电台系统 |
5套 |
|
7 |
PLC控制柜 |
1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