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集成房屋受弯钢结构件节点要求
1.当设计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时,除满足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等中的有关规定。
2.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承载力和延性不宜低于现浇节点,且承载力不应低于相邻的梁端和柱端承载力。
3.对于新型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经试验验证其承载能力和延性等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4.应控制由于温度梯度差引起的开裂。
5.应通过计算和构造确保节点的破坏模式为延性破坏。
钢结构技术应用不仅能提高建筑品质,促进建筑业升级,还将化解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难题。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每平方米用钢约50公斤,而钢结构建筑每平方米用钢则高达150公斤。我国每年大约增加20亿平方米的建筑,如果未来采用钢结构建筑的比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即占比达40%-50%,则每年建筑用钢总量将会增加8000万至1亿吨。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年产能总和约10亿吨,约有3亿吨是闲置产能。如果能够增加1亿吨钢结构的用量,我国钢铁产能闲置的状况将得以较大程度化解。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以及钢铁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广应用钢结构是大势所趋。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无论从钢材原料供应、钢结构设计研发、技术标准、工艺设备来看,还是从社会环保意识提升来看,我国钢结构产业都已具备高速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记者了解到,沈阳等一批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加大推进钢结构技术应用力度,从2016年开始将建设一批示范试点项目。
作为建筑产业化的核心内容,近日,装配式建筑迎来政策利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为建筑业发展提出了新方向。
在新的机遇期,我省将如何从全局推进建筑产业化?而其核心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困难待解?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运用,使得住宅产业化推进的步伐加快。为适应装配式低层建筑发展要求,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成为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如何让老百姓能更直观的认识建筑产业化和建筑产业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提高当前中国市场对建筑产业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成为了摆在行业面前的另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