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运动模式异常;
②肌张力增高,肌牵拉反射增强;
③关节活动受限;
④肌肉痉挛或挛缩;
⑤骨、关节畸形;
⑥肢体力线异常;
⑦姿势异常;
⑧平衡能力差;
①髋关节: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等;
②膝关节: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反曲、膝外翻等;
③踝足:足下垂、马蹄足、尖足、内翻足、外翻平足等;
④肩关节内收、内旋;
⑤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
⑥腕关节屈曲;
⑦拇指屈曲、内收;
⑧脊柱侧弯;
我国假肢行业“三新”的研究和开发应围绕着缩小在生产技术、服务质量方面的差距,努力追赶国际水平。优先解决肢残人需求量大,一般能够支付得起的假肢产品的更新换代,重点开发生产应用面广,便于集中生产、的假肢标准零部件的专项高技术假肢产品;完成骨骼式下肢系统各类关节件、连接件的开发生产,使其现代化假肢产品完全能够国产化;在假脚高技术产品开发方面,在钛合金、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硅橡胶、热塑板材等新型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个别产品达到与国际同步,促进假肢行业的产业结构化升级。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