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H51冲头
SKH-51冲头是以国际通用的钨钼系韧性高速钢为主要原料,又名风钢或锋钢,意思是淬火时即使在空气中冷却也能硬化,并且很锋利。它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合金钢,含有钨、钼、铬、钒、钴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合金元素总量达10~25%左右。它在高速切削产生高热情况下(约500℃)仍能保持高的硬度,HRC能在60以上。这就是高速钢Zui主要的特性——红硬性。而碳素工具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在室温下虽有很高的硬度,但当温度高于200℃时,硬度便急剧下降,在500℃硬度已降到与退火状态相似的程度,完全丧失了切削金属的能力,这就限制了碳素工具钢制作切削工具用。而高速钢由于红硬性好,弥补了碳素工具钢的致命缺点,可以用来制造切削工具。
该钢的碳化物颗粒细小均匀,具有韧性高,切削性能优良,热塑性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尤其是可抵抗600℃高温不易软化,红硬性良好,热处理淬火后硬度可达到64HRC,耐磨性比高铬高碳钢高2倍,纫性强1.5倍,缺点是热处理工艺难度较大,使用成本高昂。
SKH51冲头的化学成份
C碳:0.85 Si矽:0.45 Mn锰:0.45 Cr铬:4.00 W钨:5.80 V 钒:1.80 Mo钼:4.80 P磷:0.03 S硫:0.01。
SKH51冲头的热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必须经过退火、淬火、回火等一系列过程。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使显微组织均匀,便于淬火。退火温度一般为860~880℃。淬火时由于它的导热性差一般分两阶段进行。先在800~850℃预热(以免引起大的热应力),然后迅速加 热到淬火温度1190~1290℃(不同牌号实际使用时温度有区别),后油冷或空冷或充气体冷却。工厂均采用盐炉加热,现真空炉使用也相当广泛。淬火后因内部组织还保留一部分(约30%)残余奥氏体没有转变成马氏体,影响了高速钢的性能。为使残余奥氏体转变,进一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一般要进行2~3次回火,回火温度560℃,每次保温1小时。
高红热硬度、高耐磨耗性与切削能力、高冲击韧性、晶粒细致均匀,韧性高。
①W-MO系(6-5-2型)高速度工具钢Zui有普遍性,尤其是SKH51是在世界上用量很多,代替于W型高速度工具钢SKH2.
②碳化物组织细微,整齐,分布良好。而且组织均匀。所以耐磨性和韧性方面比较均衡。特别因为仅是碳含量上的增加或减少,因此不损坏高温特性,可连续且大幅度改变钢材性质。需要韧性时低碳素钢种适用,对硬度、耐磨性有要求的情况下适合选用高碳素钢钟。
③富有热作、冷作可塑性,被削性和研磨性也良好。
热处理温度及参考办法:
退火:温度800~880℃,以10~20℃/Hr炉冷至约600℃,硬度在HB269以下;
应力消除:温度650~750℃,炉中冷却
淬火:
预热1:温度550~600℃,每25mm保持30分钟
预热2:温度850~900℃,每1mm保持20 ~30秒
预热3:温度1050~1100℃,每1mm保持20~30秒,适于大型复杂工件
奥斯田铁化:温度1170~1240℃,每1mm保持10~15秒
淬火介质:油、热浴、空气或气体;
回火:
温度540~570℃,每25mm保持60分钟以上,回火次数3次以上,硬度HRC64以上。
中碳钢一般不作为模具主材使用,只作为附件材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