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由氨基胺衍生出来的液体抗剥落剂。在沥青混凝土的生产使用中添加,可以增强沥青混凝土的粘度,减少水分对沥青的损害机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低气味的特点,比其它同类产品,加热时产生更少的烟雾,属于环保产品。
典型用途:
适用于普通沥青及高分子改性沥青;
尤其是用于道路排水部位(如桥梁);
增强沥青路面(尤其使用回收沥青)的抗水性。
吸附能力使沥青和石料之间产生强的键合力, 故不易为水剥落。其性能如下:
( 1) 外观: 黄色粉状或片状固体
( 2) 熔点: 60° 2 °
( 3) 相溶性: 与热熔沥青相溶性好
( 4) 分解温度( 失效温度) : > 260 °
( 5) 失重率( 105 ° 、1 h) : 1%
目前上的抗剥落剂主要是胺类化合物。胺类抗剥落剂有两大缺陷:一是热稳定性差,在沥青路面施工的加热过程中(150℃-170℃)容易分解,不仅失去抗剥落效果,而且会在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放出刺鼻的氨气,污染大气环境;二是由于在吸附机理上是与石料表面仅形成物理吸附,对于强酸性的石料吸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公路建设的要求。九十年代后期,国外曾有报道利于聚烷基马来酸酸酐、有机铬、有机磷等作为沥青抗剥落剂,但都只停留在专利文字上,尚未见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