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蔬菜大棚管理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施肥多长得快 许多菜农往温室菜地大量投肥,以求多产出。其实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2000×10-6至3000×10-6,超过6500×10-6根系会出现反渗透而导致植株枯死,产量自然会下降。特别是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有效磷比露地高2-3倍,氮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预防措施:一是种菜3年以上的温试冬鸡粪、牛粪各控制在2500公斤以内,化学肥料减少50%左右。二是全盐含量大的地块,应注意施牛粪、腐殖酸肥和EM菌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同时松土透气,解盐降低肥害。直销管理三是补充硼、锌、镁肥,平衡土壤营养,为降低投进,争取持续高产创造条件。
大棚管厂家教您蔬菜大棚浇水也有学问,在深冬季节棚室蔬菜浇水时要做到“四浇,四不浇”。
第一,晴天浇水,阴天不浇。
晴天的水温和气温都较高,浇水后不会明显的降低地温。但是久阴乍晴不得浇水。因此时气温高,地温低,浇水后容易因地温过低根系吸水不足,而造成茎叶萎蔫。同时,浇水后要保证至少有2天的晴好天气,以避免棚内湿度过大,温度提不起来,而影响蔬菜生长异常。
第二,上午浇水,下午不浇。
一般上午拉棚后即可进行浇水,因此,棚内地温与水温比较接近,不至于造成地温的大幅度下降。上午浇水,气温较高时可适当放风排湿,降低温室内湿度,预防病害。下午浇水,因温度低不能放风排湿,容易发生病害。
第三,浇小水,不浇大水。
因浇水量越大,地温下降幅度也就越大,所以冬季浇水要控制浇水量,只浇小沟不浇大沟,且采用膜下暗浇,但要防止泥水污染地膜,以免影响地膜的透光率和增温性,或者采用微灌浇水。每亩棚室每次浇水量约在15立方米左右即可,严禁大水漫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