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方式 | 快装锅炉 | 品牌 | 常州恒大 |
型号 | YLW-700型 | 燃烧方式 | 层燃炉 |
循环方式 | 辅助循环锅炉 | 出口压力 | 低压 |
锅炉用途 | 工业锅炉 | 燃料耗量 | 163kg/h |
适用范围 | 烘烤、热压、循环加热等 | 结构形式 | 卧式 |
燃煤导热油锅炉是以煤为燃料,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继而返回重新加热的直流式特种工业炉。一般分为立式手烧、卧式圆筒型、卧式机烧三种燃煤结构形式,主要是根据加煤的劳动强度从而分了这三种形式。
性能特点:
1、导热油锅炉是基于强制循环的设计思维而开发的直流式特种锅炉。
2、封闭循环供热,与大气相通,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液相输送热能,热损失小,节能效果显著,环保效果好。
3、本体采用烟气三回程盘管设计,这种直流式结构,解决了传统锅炉安全性差的难题。
4、由于采用盘管式结构,因此,受热面充足,使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5、导热油锅炉其卓越的结构,主要是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获取350℃以下的工作温度,具有低压高温的特点。
产品特点:
运行压力低:液相输送热能,能在较低的运行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热载体较水的饱和蒸汽压力小70~80倍,一般供热运行压力为0.3~1.0mpa;
供热温度高:导热油加热炉供热温度可达350℃,熔盐炉供热温度可达530℃;
节约水资源:可替代水资源贫缺的地区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供热,且在寒冷地区不易冻结;
环保型设计:高技术的燃烧系统配置,让您放心地在任何环保控制区域的使用,采用闭路强制循环供热工艺系统,无排放、无损失、无浪费、无污染;
投资费用省:国内领先水平的系统设计,比同类产品节省20%的投资和运行城本.先进的产品技术,可替代进口设备,节约设备投资;
智能化控制:采用plc可编程加触摸屏全自动控制技术,只要您用手指轻轻一按,可进行稳定的加热和的温度调节,温度自动控制调节灵敏,温度调节精度高,供热稳定;
节能效果好:采用闭路强制循环供热工艺系统,无排放、无损失、无浪费、无污染;采用优质轻型耐火保温材料,Zui大限度地降低表面散热损失的同时,也改善了操作环境。闭路循环供热,热利用率较高。
导热油锅炉的安全对策措施(1)保证设备安全
导热油加热系统应作为压力设备来管理,要确保加热设备完好不漏,否则后果十分严重。使用中要定期检测设备壁厚和耐压强度,并在设备和管道上加装压力计、安全阀和放空管。
(2)严格安全操作
使用导热油炉时要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350℃,以防温升超压,造成危险。为了避免导热油受热面管壁超温,导热油的流动应呈紊流状态,即雷诺数rc>10000,并具有一定的流速,以减薄其在流过受热面时的边界层厚度。加热操作过程中载热体的循环泵不允许停止。在热负荷降低或暂时停用时应打开旁路回流调节阀,调节系统流量,使管内的导热油具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速。
加热炉在启动时要对受热面管和系统管道空管预热。开始点火升温时,因导热油温度低,粘度大,流速低,膜层厚,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一般应在40~50℃/h以下,以避免局部受热超温。当出现循环导热油温度高但用热设备温度上不去的情况时,不能盲目提高导热油出口温度,而应从用热设备方面查找原因,如积垢、堵塞等。使用导热油加热,开车初期应注意温度与压力的关系。如压力偏高,温度偏低,表示有水,应及时排气;如果压力偏低,温度偏高,表示导热油油量不足,应补加导热油。系统停止运行时,导热油的循环泵要继续运转一段时间,待载热体冷却后,将系统内导热油全部放回储槽,尤其是受热面内不能有遗留。
(3)防止导热油内混入水或其他杂质
导热油内严禁混入水或其他低沸点杂质和易燃易爆物质。开车时应先排净系统内的水分,然后打开进气阀和回止阀,按规定升温排除载热体中的水分;新换或添加的导热油必须经预热脱水处理方可加入;排除水分时一般应先开放空阀,再用小火以5℃/h的升温速度将导热油温度升到150℃,使水分蒸发逸出。然后关小放空阀,以10℃/h的升温速度将其升温至250℃。升温过程中,如闻有水击声或看到压力偏高,应立即开大放空阀,驱逐水蒸气,然后关闭放空阀开车。停炉时,应放出被加热物料后关闭导热油炉蒸气阀,避免物料漏入系统。
(4)清除结焦、结垢
生产实践中结焦厚度在2mm以下是安全的,炉管内结焦层在0~1.5mm之间,此时焦层的继续积存量同被载热体冲刷的溶化量大致平衡。可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炉管内的焦层厚度。
在循环泵人口处应装过滤器,滤去因化学变化而产生的呈悬浮状态的聚合物以及局部过热析出的碳粒。过滤器应便于拆卸、更换,以便定期清理存渣及杂质,保证过滤效果。
(5)加强安全管理
要重视导热油加热设备运行的技术规范以及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导热油加热操作应有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尤其要防止出现溢料、喷料、漏料、超负荷带病运转,一旦发生泄漏点,要立即堵漏,并更换保温棉。
(6)设置安全装置和灭火设施
设置温度、压力、流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报警系统和安全泄放装置,要保证仪器、仪表灵敏好用。加热操作中,如发生压力突升情况,应立即打开放空阀泄压,并关闭通向加热设备的载热体管道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