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卫生用品抗菌整理剂 fcg001
产品描述:
纳米银离子整理剂fcg001是采用粒径在0.2-0.4nm的无色透明纳米银溶液为主要抗菌原料,经科学组方精制而成的高效织物抗菌整理剂,广泛用于纯棉、混纺、化纤、无纺布、皮革等各类织物的耐洗长效抗菌后整理处理中,在织物的手感、颜色、状态等不变的情况下,洗涤50次抗菌效果仍然能够保持99.9%以上。
产品用途:
用于纯棉、混纺、化纤、无纺布、皮革等各类织物抗菌整理
产品特性:
抗菌性:高效广谱杀菌,经sgs等有关部门检测,抗菌效果为99.99%;
耐洗涤:50次以上(已由sgs通过jis l 0217或gb/t8629方法测试);
色牢度: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功能,用于任何织物不会变色;
安全性: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手感好,不影响织物的手感;
长效性,因为是无机抗菌产品,具有长效抗菌作用,不产生任何耐药性。
理化特性:
外观:无色透明溶液;
纳米银颗粒小,粒经:0.2-0.4nm;
银硅复合物:min 25%;
ph值:7.5±0.5(2%水溶液);
离子性:弱阳离子;
密度:1.02±0.01g/ml;
使用方法:
对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可采用喷涂、浸轧法、浸渍法等方法
1、喷涂法:在织物表面可直接喷涂烘干处理。
2、浸轧法:适用于所有滚动形式的织物。
工艺流程:浸渍(常温下20~30min)→滚轧(轧余率70%~80%)→烘干(80-100℃×3min)→包装。
3、浸渍法:适用于针织品(毛巾、浴巾、袜子、口罩、床单、被套、餐巾 等)、成衣(棉毛衫、衬衫、汗衫、内衣裤及内衬等)、医院织物。
工艺流程:浸渍→脱水(80-100℃)→烘干(120-140℃×1min)
备注:
纳米银离子整理剂fcg001的使用用量可以按耐洗次数来添加,以下为我司经验所知,具体的用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耐洗次数20次,按2%添加使用
耐洗次数30次,按3%添加使用
耐洗次数50次,按5%添加使用
抗杀微生物类别:
1)常见的致病性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等。
2)常见的致病性真菌:致病性霉菌如:黄曲霉,构巢曲霉,橘青霉等;酵母菌如:白色念球菌等。
3)常见的污染环境的霉菌:黑曲菌,出芽短梗霉,宛氏拟青霉及绿色木霉等。
纳米银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纳米银无机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的Zui大区别在于:使用有机抗菌剂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用不当反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使用纳米银无机抗菌剂,不论任何时候都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抗菌机理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菌纤维中的有效成份,作用在细胞膜蛋白质上,可直接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细胞内物质渗出,纳米银和有机抗菌剂吸附在细胞膜上,阻碍细菌等微生物对氨基酸、尿嘧啶等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抑制其生长。
2、抗菌面料表面释放出的有一定波长范围内的远红外线,能够抑制细菌的活性,导致细菌死亡。
3、纳米银的表面催化作用,影响细菌的正常代谢和正常繁殖,导致细菌死亡。
注意事项:
纳米银离子整理剂fcg001应彻底搅拌均匀再从容器中取出(例如采用适合的搅拌器搅拌1分钟以上)。
纳米银离子整理剂fcg001在存放过种中会有沉淀现象,因而使用前应搅拌均匀。
为了避免整理液中其它组分(尤其是乳化分散液)的稳定性问题,建议配料使用低剪切设备。
织物纳米银离子整理剂fcg001是阳离子特性,应避免在整理液中加入阴离子物质。
慎重使用生物活性物质,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产品说明。
织物纳米银离子整理剂fcg001仅对被其整理的材质提供抗菌防护作用,而非使用整理后材料的使用者。确认使用经抗菌整理的材料的方式与目的符合当地政府机构的相关规定。
纳米银离子整理剂fcg001对于某些致病菌具有抑制效果,但不意味着fcg001具有医疗或保健效果。
与其它整理剂合用时,如树脂、氟素防护剂等,请参阅相关产品的技术资料以确认相应的技术关键与禁忌事项。
残留的产品与整理液应单独处理,避免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储存与包装:
本品为非危险品,不可食用,避免接触眼部,按非危险品存运。存储时请注意密封保存,勿敞口放置,存放于干燥通风处,使用后应及时盖好桶盖,防止蒸发及混入杂质,在原包装中可稳定储存6个月。
包装1kg/2kg/20kg/桶装。
免责声明:
以上所提供的资料仅基于庄杰化工目前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到影响工艺和应用的诸多因素,这些资料并不表明用户可以无需根据工艺条件进行试验和测试。也不保证本产品可以适应于专门用途。用户据此引用庄杰化工产品所产生的后果,庄杰化工不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