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 艾叶提取物 | 提取来源 | 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
外观 | 棕色粉末 | 检测方法 | UV |
含量 | 10:1(%) | 应用剂型 | 口服 |
临床应用 | 保健品原料 | 规格 | 25kg/桶 |
包装 | 双层塑料袋铝箔袋纸板桶 | 保存期 | 24(月) |
艾叶提取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规格】10:1
同属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高45~100厘米。中部叶1~2回羽状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叶上面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丝状毛;上部叶近乎无柄,裂片狭窄如线.花期9~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其叶亦可作艾叶用。
【采集】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