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消光用纳米二氧化硅

更新:2015-01-26 09:07 编号:3440639 IP:60.173.107.72 浏览:120次
供应商
安徽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商铺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13
主体名称:
安徽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341700MA2REQX45T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品牌
晶和
型号
VK-SP30S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氧化硅
所在地
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新材料产业园9号厂房(注册地址)
联系电话
0563-2062184
手机
13305631650
联系人
吴胜红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让卖家联系我

产品详细介绍

 

环氧树脂消光用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硅具有强的电子、电性能,可使材料性能出现大的改观。晶瑞纳米二氧化硅vk-sp30经过特殊的亲环氧树脂偶联剂处理,制成的环氧树脂专用型纳米二氧化硅( vk-sp30s) ,有更好的分散性,能较大地提高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热稳定性等性能,保持透明度,同时又有很好的消光作用.
 纳米二氧化硅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1、耐热性: 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比表面积很大,与环氧基体的界面粘接作用强,吸收大量冲击能,还增加了基体的刚性,因此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增韧环氧树脂,同时还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
2、增强增韧作用: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加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提高,这说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起到了增强增韧作用.它突出了纳米级二氧化硅优良的填充特性,使材料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消光作用:产品具有孔容大,分子结构为多面棱体,粒经分布窄,及理想的比表面,高吸油值等特点。在实际运用中,充分体现较高的吸附性,消光性,多触变性及抗粘性。可广泛用于涂料的消光,增稠,树脂的抗粘,打印介质的吸附,皮革的表面处理等。本品可显著改善树脂湿润状态下的物理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加速分散和防沉降作用,可明显改善涂膜的光泽,达到良好的消光效果
产品指标:
外观
白色末状
型号
vk-sp30s
粒径,nm
30±5
比表面积,m2/g
150-250
含量 %
≥99.5
ph值
5-7
使用方法:
在搅拌状态下把经烘干脱水的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溶有偶联剂的溶剂中,然后用碾磨、高速剪切、球磨、砂磨、超声波等处理几十分钟。在搅拌状态下,将上述溶液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脱除溶剂,升温至130 ℃,使偶联剂与环氧树脂反应1 h.冷却后,加入化学计量的固化剂,混合均匀,抽空脱气后浇入涂有脱膜剂并预热好的钢模中,经程序升温固化完全后冷却脱膜。
添加量:
建议添加量为,环氧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质量之比1005,客户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添加比例。
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
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表面活性高,容易团聚而失去应有的对聚合物增强增韧的作用,因此制备纳米粒子填充复合材料时,纳米粒子应充分分散.碾磨、高速剪切、球磨、砂磨、超声波等处理将有助于纳米粒子在树脂中的分散.
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高,吸附作用强,容易集聚, 难以均匀、稳定地分散,因此,我们用碾磨、高速剪切、球磨、砂磨、超声波等方法和偶联剂处理的方法促进纳米二氧化硅在环氧树脂中的均匀分散.
根据偶联剂作用的单分子层理论,粒径减小,偶联剂用量增大,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质量之比取5/100
包装:10公斤/袋
储存方法:纳米二氧化硅应当存放于干燥、密闭的环境,不准暴露于有挥发性物质中
 
宣城晶瑞新材料 ,
相关产品:二氧化硅 , 纳米氧化硅
所属分类:中国化工网 / 硅氧化物
本页链接:http://product.11467.com/info/3440639.htm
环氧树脂消光用纳米二氧化硅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关于安徽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主要经营:纯品纳米二氧化钛系列粉体,超活性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液体,纳米二氧化钛银抗菌剂,纳米助剂,纳米涂层材料,纳米载银抗菌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金属,光触媒,纳米三防整理
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0563-206218413305631650)是一家从事纳米技术研究、生产以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0名,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新材料研究开发队伍,公司已 ...
相关文章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本站完全免费,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