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 | 纸盒 袋子包 | 品种 | 古筝 |
型号 | 694D-YY | 材质 | 特氏古夷苏木 |
规格 | 梅庄琴韵新鸳鸯 |
694d-yy 古筝
品名:梅庄琴韵(新鸳鸯) 筝名:梅庄琴韵(新鸳鸯) 类别:扦雕类饰面:特氏古夷苏木
筝,弹拨乐器。汉代刘熙《释名》:“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名筝。战国时期已广泛流行,而与秦国尤盛,史称秦筝。《史记.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相传早期筝与筑为同一乐器或者筝源于瑟,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唐赵璘《因话录》:“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此类传说还有不少,但均属牵强,尚无证据可考。
历代筝的形制无大变化,但弦数不等。有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多种。
现代筝体呈扁长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为中空共鸣体。里胶有音梁,表面呈拱形,底部开有两三个出音孔。筝的首尾部嵌有岳山,又称前梁和后梁。筝面置弦。面、底板采用梧桐木制,以木纹顺直、沙眼大的沙桐为佳,如带有活疤节的发音更为脆亮。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
民间常用的筝为十三弦和十六弦。经过改良的筝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规格。品种有大筝、小筝和钢弦筝。五声音阶定弦,Zui低音从g或c起始,音域达三个八度。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弹奏七声音阶。大筝全长2米左右。小筝全长130-150、首宽28、尾宽25厘米。筝柱高5厘米。
乐器的状态与寿命跟主人的保养直接有关。空气湿度的变化,和碰撞一样会对乐器造成威胁
空气太潮湿和太干燥都对弦乐器影响重大。在埃及的考古探险期间,被发现的超过3000年的木工制品还能与周围的空气交换水份。木质喜欢潮气。木质细胞核的水份量会和周围的空气中的水份量趋于平衡。当空气干的时候,木材萎缩,从而减缓细胞内部的压力。空气长时期的非常潮湿对于木质的纤维是非常有害的。
对木质的保存来说,理想的湿度是55%。长时间处于湿度30%水平将会导致古筝的开裂。
木材的开裂有两种主要方式:和木纹平行的裂缝或裂纹,或和木纹垂直的开裂。这些裂缝的形成,可以是因为振动,也可以因为水份的不足而引起的木材缩小。垂直开裂比较少见,一般在乐器制造前就已经形成了。形成的原因是板材成型过程中的木纹环状方向上的形变。
平时摆放古筝的房间配备一个空气湿度计。当发现空气比较干燥的时候,用“敦煌”保湿膏对古筝花板,岳山,穿陷孔等易开裂部位进行擦拭。切忌涂抹琴弦下的面板以及背部底板以免影响古筝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