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糠粉水泥的试验探讨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利用工业废弃物或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的化石类能源——煤,去煅烧水泥已成为当今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的趋势。先进国家利用工业废弃物或可再生能源煅烧水泥熟料获取的平均热量已超过水泥窑所需热量的30%,并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在我国该技术也已起步,在此就对大米加工后的剩余物——稻糠煅烧水泥作一探讨
l 稻糠基本状况分析
稻糠有较高的发热量,化学成份以活性si02为主,在参与熟料煅烧反应时,一可大幅降低配煤量,二可迅速并全部参与化学反应生成硅酸盐矿物,起到诱导结晶和提高熟料强度的双重作用。
3 试验探讨
3.1 配料方式及要求
稻糠粉可直接通过微机配料,与其它原燃材料一起入磨;也可与其它物料混合均匀后入库,然后再通过微机配料。前一种方式有配量均匀的优点,但需要单独一个库,以及不易下料、下料易堵料等缺点,这一问题是制约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目前采用的是对稻糠库加压,利用库底皮带传输时的摩擦力带动稻糠从库底下料口处下料,但实际效果不很理想。而后一方式配量不匀,且影响与之搭配的物料配料,但简单易行。
此外,为了不影响生料磨机产量和立窑成球质量,需要控制稻糠粉的细度以及掺人量,掺人量以l%一3%为,其它指标可以不作调整,在热耗不变的情况下,实物配煤下调0.6%一2.0%之间。
3.2 试验效果
由于稻糠粉灰份低,燃烧后大部分变作气体挥发,料球煅烧后的空隙率会大大增加,因此窑面反映通风阻力小,上火速度快,易大风大料操作,熟料冷却效果好,出窑熟料温度比正常情况下降30~50℃,熟料3天抗压强度比正常情况高出1mpa左右,28天抗压强度高出1~2mpa。加之配煤量的下降,综合效益可达每吨熟料节约2元以上。
4 结论
在全球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水泥工业原、燃材料战略转移的今天,利用可再生和可以永续利用的农作物剩余物代替部分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无烟煤)煅烧水泥,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实验,基本确定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有效性,它不但适应了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能为广大水泥企业带来每吨熟料2元以上的经济效益,不失为水泥企业发展又一良策。但该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和理论上尚有不明确之处,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