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
74-89-5 |
EINECS | 200-820-0 |
化学式 |
CH5N |
分子量 | 31.06 |
InChI | InChI=1/CH5N/c1-2/h2H2,1H3 |
密度 | 0.785g/mLat 25°C |
熔点 | -93°C(lit.) |
沸点 | -6.3°C(lit.) |
闪点 | 61°F |
水溶性 | Miscible with water, ethanol, benzene, acetone and ether. |
蒸汽压 | 27 psi ( 20 °C) |
蒸汽密度 | 1.08 (20 °C, vs air) |
溶解度 | 在25 °C下高度溶于水 (108g/100g); 溶于醇并与混溶; HCl盐溶于水和无水乙醇; 化合物不溶于氯仿、丙酮、和乙酸乙酯 |
折射率 | n20/D 1.371 |
酸度系数 | 10.63(at 25℃) |
PH值 | 14 (H2O, 20°C) |
存储条件 | Store below +30°C. |
稳定性 | 稳定。高度易燃。注意较宽的爆炸极限。与氧化剂、酸、碱、碱土金属、铜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不相容。 |
外观 | 气体 |
比重 | 0.901 (20℃/4℃) (40% Soln.) |
Merck | 14,6014 |
BRN | 741851 |
爆炸极限值 | 4.9-20.8% |
暴露限值 | TLV-TWA 10 ppm (~12.3 mg/m3)(ACGIH,MSHA, and OSHA); IDLH 100 ppm(NIOSH). |
物化性质 | 在常温下为无色有氨臭的气体或液体。 易溶于水、乙醇和。 |
危险品标志 |
F+ - 极易燃物品![]() Xn - 有害物品 ![]() C - 腐蚀性物品 ![]() F - 易燃物品 ![]() T - 有毒物品 ![]() |
风险术语 |
R12 - 极度易燃。 R20 - 吸入有害。 R37/38 - 刺激呼吸系统和皮肤+B52。 R41 - 对眼睛有严重伤害。 R34 - 引起灼伤。 R20/22 - 吸入及吞食有害。 R11 - 高度易燃。 R39/23/24/25 - 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R23/24/25 -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 R40 -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R19 - 可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
安全术语 |
S7 - 保持容器密封。 S16 - 远离火源。 S26 -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29 - 切勿倒入下水道。 S36/37/39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3/7 - S3 - 保存在阴凉处。 S39 - 戴护目镜或面具。 S33 - 采取措施,预防静电发生。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286 3/PG 2 |
WGK Germany | 2 |
RTECS | PF6300000 |
FLUKA BRAND F CODES | 4.5-31 |
TSCA | Yes |
海关编号 | 29211100 |
Hazard Class | 3 |
Packing Group | II |
上游原料 | 三 混合胺 |
下游产品 | N-甲基吡咯烷酮 乙酰乙酰 二甲基脲 乐果 甲巯咪唑 异噻唑啉酮 |
在常温下为无色有氨臭的气体或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易燃烧,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526~21% (4.95%~20.7526)。相对密度0.662。熔点- 93.5℃。沸点-6. 3~-6.7℃。分解温度250℃。闪点(闭杯)0℃。自燃点430℃。蒸气压(25℃)202. 65Pa。临界温度156.9℃。临 界压 力 4. 073kPa。 折射率1. 351。 40%-水溶液沸点49.4℃。点-9.94℃。相对密度(d15.5)o.904。
由甲醇和氨以1:(1.5~4)的配料比,在高温(425℃)、高压(2. 45MPa)下,用活性氧化铝作催化剂进行连续气相催化反应生成一、二、三的混合粗品,再经一系列的蒸馏塔连续加压精馏分离,冷凝脱氨,脱水,可得到一、二、三工业品,同时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配成40%的一、二、三水溶液出售。
据有关文献报道,改变甲醇和氨的配比是得到所希望产品的有效方法,甲醇和氨的比例为1:1.5时是生成三的 佳条件,而甲醇和氨的比例为1:4时是生成一的 佳条件。
本品主要用作农药(乐果、杀虫脒等)、医药(咖啡因、等)、染料(茜素中间体)、炸药及燃料(药、一甲肼等)、表面括性剂、促进剂、显影剂和溶剂等的原料。
本品有毒,能刺激皮肤和黏膜,特别是对眼睛、呼吸器官作用更强。但如吸入其蒸气,则毒性比丁胺等烷基较大的胺为小。对动物:小白鼠以2. 4mg/L的浓度作用2小时则死亡。初症状出现不安,从鼻腔中流出血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发绀、反射亢进、头震颤、步态不稳、痉挛,后因呼吸停止而死亡。家兔在浓度为0. 13mg/L时,可引起呼吸节律改变。吸入0. 05mg/L40分钟时,条件反射活动受到破坏。猫在吸入0. 2mg/L浓度几分钟以后,即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对人:嗅觉阎0. 0005~0. OOlmg/L,刺激作用阈0.Olmg/L。工作场所高容许浓度为Img/m3。当皮肤接触本品后应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溅入本品,应用流水冲洗15分钟。如吸入本品,应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饮3~4杯清水,使之呕吐。操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必要时应戴防毒面具。车间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应密闭。
无水一用耐压钢瓶包装,一水溶液用槽车或铁桶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处,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0℃,应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也应与氟、氯、溴、磷化氢、硫化氢、氢等气体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防倒放。按易燃物品规定贮运。
属于无机化合物。下面是有关的一些常见性质,用途,制法和安全信息:
性质:
- 外观:无色气体或液体
- 味道:氨气味
用途:
- 可用作氨基甲酸(甲醛)和甲醇的前体,在化学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制法:
- 可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常见的是通过甲醇和氨的反应。
- 这一反应需要催化剂如氢氯酸或甲酸,通常在高温下进行。
安全信息:
- 属于有毒物质,请小心使用并遵循正确的实验操作规程。
- 是刺激性的,可能导致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烧伤和其他损伤。
- 在使用时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和手套。
- 存储时,应将其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泄露和与其他化学品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