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防风 | 产地 | 禹州 |
产品属性 | 根茎类 | 性状 | 性平 |
性 | 微凉 | 味 | 微甜 |
归经 | 归大肠经 | 毒性 | 无毒 |
产品形态 | 原形态 | 炮制工艺 | 晒制 |
规格 | 吨 |
1.川防风 为短裂藁本ligusticum brachylobum franch. 的根.产于四川. 2.云防风
为竹叶西风芹(竹叶邪蒿)seseli mairei wolff的根.产于云南. 3.小防风 为页蒿(藏茴香)carum carvi
l.的根. 产于西北、华北、东北及四川、西藏.此外,多毛西风芹(多毛邪蒿)seseli delavayi franch.的根,
在云南、四川作防风入药
.解热作用:防风煎剂及乙醇浸剂灌胃, 对用疫苗发热的兔有解热作用, 可持续150min, 煎剂较浸剂作用更强.
2.抗炎作用:防风水制剂及酒制剂灌胃, 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
规格 | 数量 | 价格 |
家防风 | 10吨 | 38 |
北防风 | 50 | 68 |
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