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 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 | 提取来源 | 中药植物-大黄 |
外观 | 黄褐色 | 检测方法 | UV/HPLC |
含量 | 20-50(%) | 应用剂型 | 任何终端制剂 |
临床应用 |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 规格 | 各种比例提取和含量 |
包装 | 25Kg/桶 | 保存期 | 36(月) |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 (英)rhubarb [别名] 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来源]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根茎和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2m。基生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宽达35cm,掌状5~7中裂,裂片窄三角形,叶柄粗壮;茎生叶互生,较小;托叶鞘大,膜质,淡褐色。大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红紫色,花被片6。瘦果三棱形,具翅。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区林缘或草坡;有栽培。主产青海、甘肃、四川、陕西。 [采制] 秋末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干 |
|
燥。 [性状] 本品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有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根木部发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化学成份] 蒽醌甙及游离蒽醌衍生物,后者包括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药材Zui大用量3~30g。 [附注] 同属植物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和根茎同作大黄入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