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机器人上线以来,工行手机银行活跃度提升了63%。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3%,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培育出新零售、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医疗信息化等新业态,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银行业正加快对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提出了“5G银行”“数字银行”“无人银行”等概念,并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工商银行通过手机银行RPA技术应用,赋能基层网点智能营销,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在互联网革命带动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走在市场竞争前列的中外银行充分利用新技术,深度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推进客户旅程数字化,持续优化客户体验,推动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从国际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已施行十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花旗银行提出以“简单化、数字化、全球化”为主线的“打造数字银行”的新数字化战略,汇丰银行启动客户旅程数字化项目,并将目标确定为“从根本上将业务模式和企业组织数字化”。
从国内看,四大行和主流股份制商业银行正抓紧开展数字化转型,招商银行明确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方向,平安银行推进全面人工智能化战略,打造以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和综合化银行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新模式。谋求数字化转型的全方位和多元化发展,将是各家银行体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银行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在数据资产场景化应用的方式上比较落后,存在轻视客户体验、粘性、需求满足等情况,事件式、旅程营销、体验营销等方式应用很少,用户体验相对单一,以及业务及渠道协同能力不足,等等。
RPA技术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上的优势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itic Process Automation,简称RPA)是软件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技术,具有跨领域、跨系统的连接优势,以数据自动化、流程自动化和跨系统整合等技术为数字化营销创新提供支撑,有三方面的优势:
一是大幅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基于RPA技术开发的“营销机器人”具有交付敏捷、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能够快速实现对银行数据、标签、模型等数据资产的变现。
二是快速积累运营经验。基于数据算法的模型往往面临“冷启动”之后快速迭代优化问题,RPA技术可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实施“加速器(Accelerator)”项目,探索、积累、提高数据应用能力、数据驱动业务能力、人工智能应用及管理能力、客群运营能力等。
三是有效实现业务和渠道协同。整合手机银行、客户经理、智能外呼、企业微信、RCS等渠道,针对不同客群整合相对应的业务需求,根据每一位客户的偏好实现所有渠道的统一分发、效果的统一收集,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智能营销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工行手机银行RPA技术应用案例探索
智能营销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工行手机银行RPA技术应用案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