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市厂房铺光伏屋面承载力评估报告分析
一、商州市厂房铺光伏屋面承载力评估,该项目屋面光伏组件设计铺设方式有两种:
1、在钢筋混凝土屋面布设钢支架,并用混凝土压块压住钢支架以保证其的稳定,再将光伏组件铺设于钢支架上,相应屋面荷载增加约0.6kN/㎡(标准值);
2、直接将光伏组件平铺固定于现有屋面构件表面,不再架设钢支架和混凝土压块,相应屋面荷载增加约0.13kN/㎡(标准值)。实际在屋顶铺设光伏组件时是按照组件单元铺设,且单元间留有检修通道,故此次所取荷载偏于安全。
二、检测目的
本次结构检测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房屋屋盖结构进行检测,测
量屋顶构件轴线位置、截面尺寸、钢板厚度,与原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复核,并通
过计算评估其承载力,明确厂房的结构现状,为后期增加荷载提供技术参数。
三、检测依据及标准
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规范:
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
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8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 1172-1999);
8 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
四、检测项目和内容
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现场检测内容如下:
1 现场相关情况调查;
2 建筑、结构布置调查;
3 主要结构构件尺寸测量;
4 材料强度检测
5 结构外观缺陷普查;
6 结构承载力计算分析;
7 结构整体分析、评价。
二、商州市厂房铺光伏屋面承载力评估:
光伏屋顶发电计划的确是为我国建筑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样也为我国的房地产开辟了新天地,但为何目前光伏屋顶却难以进入平常老百姓家中?我国光伏市场为何发展缓慢呢?原因在于其具体付诸实施时困难度不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成本过高。在现今条件下,屋顶发电的设备价格和电价与传统能源发电方式相比成本偏高。目前这是普及光伏屋顶的较主要瓶颈。
(2)广大群众对于光伏发电的认识不够,群众心理接受率不高。
(3)我国在光伏屋顶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自主创新不够,市场发展缓慢,光伏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也相对滞后,而且并无制度明确的光伏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4)既有建筑的光伏屋顶的改造难以实施。
(5)建筑从业人员对光伏建筑的认识存在不足。
三、商州市厂房铺光伏屋面承载力评估,彩钢瓦屋面电站设计方案中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光伏组件的形式及铺设方式,清楚原有建筑物的屋面形式。
二、清楚原有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并对主要结构受力构件进行核算。
三、根据原有建筑物的屋面形式、结构形式、光伏阵列的布置形式、光伏组件本身的形式、结构核算结果及可能的施工措施等多项条件,给出各种可行的支架布置方案,确定较优的布置方式。
四、屋面光伏电站项目有其施工上的特殊性,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并给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施工保护剂安全施工措施等。
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影响的九个因素:
一、太阳的辐射量;
二、电池组件的安装角度;
三、电池组件的效益;
四、整个组件的组合损失;
五、电池组件的温度特性;
六、较大输出功率跟踪(MPPT);
七、线路的损失;
八、尘土覆盖遮光造成的发电量损失;
九、逆变器、控制器效率对电站发电量具有一定影响。
四、商州市厂房铺光伏屋面承载力评估,屋顶安装光伏安全检测鉴定房屋结构度分析:
1.影响结构性的因素
影响结构性原因在实际的操作中有很多种,其中较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构本身对不同的作用效果的抵抗情况,另一方面是结构对自身所承受到的不同压力来自于外界的作用。施加在结构上的不同的作用会在支座处生成反压力,而且同时会导致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倾覆和滑移。
2.结构的度分析
结构的度指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结构所能够承受的时间问题,打个比方说,一个工程一个结构的时间是有规定的,而且这个规定是在特定的范围之内以及特定的条件之下的,并且可以完成的所预定的功能的一个概率,这样来看呢,结构的度是结构性的一个概率度量。也就是说结构的度是对结构的性有一种规定好的概述。在不同的随机原因的影响下,结构完成的预先规定的功能的能力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构的度就只能用概率来表示了,因为结构失去作用是一个非常小的事件,失去作用的概率对结构的度的把握也就显得较加的明显,所以一般在学术上或者专业学习上大部分的情况都会用概率来表示结构的度。
3.荷载值确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当下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荷载值的确定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较为欠缺,专业知识的不够完善使得具体工作在展开时往往不够细致,荷载值的确定也缺乏准确度。其次,对于荷载取值工作的监管不够完善,缺乏一套健全的监督体系,这也是使得许多工作展开不够细致的原因。此外,现阶段我国用于建筑结构荷载设计的方式仍然较为单一,这也是使得一些工作落实的不够到位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