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分析 岩石鉴定
岩相分析指的是:
材料生产工艺的优劣会反映在其岩相结构上,因此,通过岩相分析,可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制品性能。岩相分析包括材料制品的相组成鉴定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两部分内容。材料制品的相组成有结晶相、玻璃相和气相三类。分析和鉴定物相组成是材料岩相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各种材料内部结构随着所用仪器分辨率的不同将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和名称,因此,岩相分析的顺序首先为肉眼观察描述,其次是显微观察描述以及借助x射线衍射等方法。肉眼观察描述包括构造特征、粒径状况、表面状况、是否存在风化和蚀变的痕迹、是否存在大化石和是否存在铁镁矿物侵蚀的痕迹。微观描述包括微观构造特征、组分、矿物质和颗粒状况。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鉴定内容:超基性岩: 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鉴定方法: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
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
含量、*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船暗色矿物含量> 60%称暗色岩;在60- -30%的称中色岩: <<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