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CO₃,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物理性质外观:通常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有无定形和结晶两种形态。结晶型中又可分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无水碳酸钙为无色斜方晶体,六水碳酸钙为无色单斜晶体),呈柱状或菱形。 密度:一般在2.7至2.9g/cm³之间,也有说法认为其密度为2.93g/cm³。 熔点:1339℃,在825~896.6℃时已开始分解。10.7MPa下熔点为1289℃。 溶解性:基本上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溶解,不溶于醇。 其他性质:有轻微的吸潮能力,有较好的遮盖力,折射率为1.49,比热容为0.8360.8951J/(g·℃)(0100℃),线性热膨胀系数为11.7×10/℃(15100℃),介电常数为7.57.8。 二、化学性质稳定性:碳酸钙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在825~896.6℃时会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与酸反应:易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例如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其他反应:混有碳酸钙的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钙溶液。碳酸钙和碳酸溶液(雨水)反应,也会生成碳酸氢钙。 三、分类根据生产方法、粉体平均粒径大小、原子和离子的排列规律等,碳酸钙有多种分类方式: 根据生产方法:可以分为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胶体碳酸钙和晶体碳酸钙。 根据粉体平均粒径大小:可以分为微粒碳酸钙(d>5μm)、微粉碳酸钙(1~5μm)、微细碳酸钙(0.1~1μm)、超细碳酸钙(0.02~0.1μm)、超微细碳酸钙(d≤0.02μm)。 根据原子和离子的排列规律:可以分为晶体碳酸钙和非晶体碳酸钙。 四、来源与制备来源:碳酸钙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也是某些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 制备方法: 石灰石升温法:将天然的石灰石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水合消化法:将石灰石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然后通过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钙。 溶液沉淀法:将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碳酸或碳酸盐溶液混合,产生沉淀反应得到碳酸钙沉淀。 气相沉淀法:将含钙气体(如钙醇或可生成钙气体的有机化合物)与含碳酸根阴离子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钙。 五、用途工业用途: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用于造纸、冶金、玻璃、制碱、橡胶、医药、颜料、有机化工等工业部门。 医疗用途:碳酸钙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手足抽搐、儿童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等。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导致的不适症状,如胃痛、烧心等。此外,碳酸钙还可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因此可以辅助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如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六、安全性碳酸钙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安全的,但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反弹增加和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碳酸钙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摄入 碳酸钙 |
产品等级 | 工业级 |
含量 | 9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