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天麻 | 用途:中药制药原料 | 产地:湖北 |
产品属性:根茎类 | 性状:呈椭圆形或长形 | 性:平 |
味:甘 | 归经:入肝经 | 毒性:无毒 |
化学成分:天麻素 | 产品形态:原形态 | 炮制工艺:晒制 |
规格:5g |
天麻,也叫赤箭、定风草等名。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所说的天麻是指其干燥块茎,天麻生长于海拔二千至三千米的山谷林地,原系野生,现人工栽培已获成功。
天麻是的中药材。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赤箭(天麻的别称)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举益神的作用。天麻性辛、温、无毒,有祛风,定惊之功效,主治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温痹,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实践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有显著疗效。
在我国,云南省是天麻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品质特佳,驰名国内外市场,人们称之为云天麻,是传统出口商品。有“麻皮、鹰嘴、红头”的天麻是上品。
滇菜有用新鲜天麻入菜的习惯。主要用于火锅、药膳之用,食之有降血压、血脂、祛风,定惊之功效。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天麻是地道药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麻化学成分及药理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天麻产品的开发也不断扩大。在古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已被广泛应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名医别录》记载,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开宝本草》记载,天麻能“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本草衍义》记载,“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