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牛黄 | 产地:四川 | 产品属性:兽类动物 |
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 | 性:凉 | 味:甘 |
毒性:无毒 | 产品形态:原形态 |
牛黄, 是指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牛黄(calculus bovis),别名丑宝。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由于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功能主治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药材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主要产地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
贮藏方法可用深棕色玻璃瓶贮存,或用塑料袋包装的铁盒内。牛黄不宜冷存,以免变黑失效。一旦发霉,可用酒擦洗。
牛黄可分为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
[采制]
1. 天然牛黄:全年皆产,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硬块,应立即剖开取出,去净除附着的肉膜等物,将牛黄用通草丝、灯心草或棉花等包好,放在煅过的牡蛎或松花粉等吸水强的物品上,置阴凉处干燥。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以免裂开,影响质量。
2. 人造牛黄:由牛胆汁或猪胆汁提取,经人工制造而成。
[炮制] 研成细粉即成。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病牛胆囊中的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中的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