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 五味子乙素 | 提取来源 | 五味子果实 |
外观 | 黄红色油状 | 检测方法 | HPLC |
含量 | 2%(%) | 应用剂型 | 各种剂型 |
临床应用 | 保肝护肝 | 包装 | 食用塑料桶 |
保存期 | 24(月) |
一、超临界提取五味子油,经过特殊过滤,澄清的油状液体,五味子乙素含量达到3%。
二、五味子油质量标准:
产品名称:producename |
五味子油 |
||||||||
生产批号:batchnumber |
100310 |
||||||||
生产日期:manufacturedate |
2010年03月10日 |
||||||||
使用部位:usedpart |
果实 |
||||||||
生产批量:batchquantity |
不溶于水 |
||||||||
有效成份:activeingredients |
五味子素 |
||||||||
储存条件:storageconditions |
置阴凉干燥密封容器. |
||||||||
有效期限:validity |
密封保存两年. |
||||||||
检验日期:analysisdate |
2010年03月15日 |
||||||||
检测项目 |
标准 |
检测结果 |
|||||||
有效成份: |
|||||||||
五味子乙素 |
≥2.0%(hplc) |
2.3% |
|||||||
物理性质: |
|||||||||
外观: |
油状液体 |
符合规定qualified |
|||||||
颜色: |
黄褐色 |
符合规定qualified |
|||||||
气味: |
典型气味 |
符合规定qualified |
|||||||
水分 |
≤5% |
0.3% |
|||||||
化学性质: |
|||||||||
农药残留: |
无 |
符合规定qualified |
|||||||
砷: |
≤1.0mg/kg |
0.41mg/kg |
|||||||
铅: |
≤1.5mg/kg |
0.70mg/kg |
|||||||
汞: |
≤0.5mg/kg |
0.08mg/kg |
|||||||
微生物: |
|||||||||
菌落总数: |
≤1,000cfu/gmax |
321 |
|||||||
霉菌及酵母菌: |
≤100cfu/gmax |
30 |
|||||||
大肠杆菌: |
无 |
符合规定qualified |
|||||||
沙门氏菌: |
无 |
符合规定qualified |
|||||||
绿脓杆菌: |
无 |
符合规定qualified |
|||||||
结论: |
审核: |
分析: |
四、五味子油生产设备照片
五、五味子油提取工艺: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nsis (
turcz. )
baill. ) 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俗称北
五味子。北五味子是生长于中国东北,遍布小兴安岭、伊春、桃
山、延边等地的一种道地药材,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
统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证明,五味子生物活性成分主
要是木脂素和挥发油、木脂体等[ 1 ]。
北五味子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主要是采用水提、乙醇回流提
取和渗漉提取法等[2, 3 ]。这些方法提取时间长、活性成分提取率
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应用于天
然产物的提取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有效成分得率高、流程
简单、能耗低、过程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本文以五味子超临界
流体萃取法的总提取物出率及其五味子甲素、乙素、总木质素为指
标,与五味子乙醇回流提取法和乙醇渗漉提取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scl—
10a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spd—10avp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
公司) ; tg328b型分析天平(上海上平仪器公司) 。tc - sfe -
50 - 5 - 120s型超临界流体仪(沈阳天诚) 。
北五味子药材采收于吉林省汪清县;五味子甲素对照品(批
号0764 - 20010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五味子乙素对照
品(批号110765 - 20020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色谱纯甲
醇,水为双蒸水,其余均为分析纯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 1 提取液的制备
2. 1. 1 乙醇回流提取法取五味子300 g加生药量6倍的95%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 3 h /次,过滤,合并提取液,滤液减压回
收乙醇浓缩成浸膏,计算出膏率。结果见表1。
2. 1. 2 乙醇渗漉提取法取五味子300 g加95%乙醇浸泡24 h后
进行渗漉提取,以10 ml /min的流速,共接收生药量10倍体积的渗
漉液,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计算出膏率,结果见表1。
2. 1.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 ] 取五味子300 g,粉碎后过40目
筛,均匀添满提取罐,萃取时间为3 h,萃取压力为21mpa,温度
·1176·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8卷第5期l ish izhen med icine and mater ia med ica
research 2007 vol. 18 no. 5
37℃, co2 流量为5 l /min。出膏率结果见表1。
2. 2 五味子总木脂素的测定方法[ 5 ]
2. 2. 1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五味子乙素对照品7. 5 mg,
置于1. 0 ml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定容,分别吸取2, 4, 6, 8, 10, 12,
14, 16μl注入20 ml试管中,以6μl氯仿为空白,挥去氯仿,依次
加入10%变色酸水溶液0. 5 ml,浓硫酸3. 0 ml,蒸馏水1. 5 ml,摇
匀,在沸水中加热30 min,溶液呈紫红色,取出冷却,在570 nm处
测定吸收度,回归方程: a = 1. 32 ×10 - 3 c + 3. 52 ×10 - 3 ; r =
0. 999 2。五味子乙素在15~120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 2. 2 样品的总木脂素含量测定分别取乙醇回流提取物、乙醇
渗漉提取物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精密称取1 g,加氯仿20 ml
溶解,定量转移至50 ml量瓶中,加氯仿释至刻度。精密吸取0. 2
ml,同对照品项下操作。测定吸收度,以五味子乙素的标准曲线
计算总木脂素的含量,结果见表1。
2. 3 五味子甲素、乙素hplc含量测定[ 6 ]
2. 3. 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实验色谱柱: ymc - pack ods
柱(250 mm ×4. 6 mm, 5μm) ;柱温: 40℃;流动相:甲醇- 水(70
∶30) ;体积流量: 0. 6 ml/min;检测波长: 254 nm。在选定条件
下,五味子甲素峰、乙素峰和样品中其他组分色谱峰可达基线分
离,且与其他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大于1. 5,分别按五味子甲素和
乙素峰计算,理论板数均在5 000以上。色谱图见图1~3。
2. 3.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对
照品各10mg,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
匀,微孔滤膜(φ0. 45μm)过滤,即得。
2. 3.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浸膏
各1 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 min,加甲醇稀
释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φ0. 45μm)过滤,即得。
2. 3. 4 五味子甲素、乙素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吸取五味子甲
素、乙素对照品溶液(1 mg/ml) 2. 5, 5. 0, 7. 5, 10, 12. 5, 15μl,依
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分别以峰
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五味子甲素、乙素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
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五味子甲素进样量在2. 5~
15μg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 y = 1. 426 95 ×105 x + 1. 393 13 ×
105 , r = 0. 999 85。五味子乙素进样量在2. 5~15μg 范围内, 有
较好的线性, y = 5. 460 67 ×105 x - 1. 2610 ×104 , r = 0. 999 9。
2. 3. 5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同1份供试品溶液10μl,重复进
样5次,测定五味子甲素峰面积积分值,得rsd = 1. 05%;测定五
味子乙素峰面积积分值,得rsd = 1. 18%。
2. 3. 6 重现性实验对同一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制备5
份,进样,测定五味子甲素峰面积积分值, rsd = 1. 63%;测定五
味子乙素峰面积积分值, rsd = 1. 49%。
2. 3. 7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同1份供试品溶液10μl,于0, 2,
4, 6, 8, 10, 12 h进样,测定五味子甲素、乙素峰面积积分值, rsd
分别为1. 57% , 1. 31% ( n = 7)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
基本稳定。
2. 3. 8 加样回收率实验各取已知含量的3种样品中加入五味
子甲素、乙素对照品一定量,按供试品预处理方法并测定结果,五
味子甲素平均回收率95. 5% , rsd为2. 10% ,五味子乙素平均回
收率97%, rsd为1. 49%。
2. 3. 9 供试品测定取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3种样品各精密称
定1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吸取5~10μl,按2. 1
项下操作进样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提取工艺测定结果
提取方法
浸膏
m /g
总木脂素
(%)
五味子甲素
(% )
五味子乙素
(%)
回流提取35. 7 7. 23 1. 296 1. 183
渗漉提取37. 3 10. 95 1. 795 1. 269
超临界流体萃取38. 4 12. 71 1. 927 1. 311
图1 五味子供试品色谱图 图2 五味子甲素色谱图 图3 五味子乙素色谱图
3 结果与讨论
3. 1 超临界流体萃取北五味子活性成分工艺条件为:萃取
压力21mpa,温度37℃, co2 流量5 l·min- 1。
3.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与乙醇回流和乙醇渗滤提取法相比,没
有有机溶剂残留,大大简化工艺;避免较长时间加热等因素对有
效成分造成的损失;且具有提取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有效成分提
取率高、含杂质少等特点。该工艺为工业生产建立了理论性基
础,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超临界流体萃取浸膏量与乙醇渗滤法
和乙醇回流法无明显差异,但是总木脂素含量与五味子乙素、甲
素含量明显高于渗滤和回流提取法。
3. 4 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五味子及南五味子项下,本实
验hplc的测定波长选定为254 nm。对流动相的系统组成和比
例进行了研究比较,采用了甲醇- 水,乙腈- 水- 醋酸等系统,根
据分离情况,选择甲醇- 水(70∶30)较适宜,分离度达到1. 5以
上。建立hplc法可以在同动相同一波长下同时测定五味
子甲素、乙素。
参考文献: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草药现代研究(第1卷) [m ]. 北
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
[ 2 ] 杨 放,袁 军,付 平. 五味子的研究概况[ j ]. 华西药学杂志,
2003, 18 (6) : 438.
[ 3 ] 宋小妹,曹林林,董 彬. 南五味子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j ]. 现
代中医药, 2003, 1 (5) : 74.
[ 4 ] 周庆华. 超临界萃取技术方法的研究[ j ]. 哈尔滨理工大学报,
2003, 8 (3) : 125.
[ 5 ] 河海冰,唐 星,于叶淼. 生脉粉针剂中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脂素的
含量测定[ j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5, 22 (4) : 282.
[ 6 ] 杜英峰,袁志芳,张兰桐,等. rp - hplc法测定五味子及维肝福泰
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j ]. 中草药, 2004, 35
(5) : 519.
·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