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 | 卡拉可尔豆 | 品级 | AA级 |
颗粒大小 | 17目 | 产地 | 云南 |
卡拉可尔豆(peaberry/caracol)
俗称圆豆、独豆,在一颗果实內只有一粒小圆豆(畸形,正常分为两瓣),包含了两个半粒咖啡豆的养分,其口味比一般平豆更丰富。正常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中仅有5%左右比例的卡拉可尔豆,必须经手工筛选方可得,故更显得珍贵,其价格也比正常豆要高。
本品采用手工精选的卡拉可尔豆为原料,经特殊工艺中度烘焙而成,其豆形圆润,口感芳香浓郁、均衡,是我厂为咖啡爱好者特别奉献的咖啡珍品。
本企业咖啡豆风味:
意大利特浓、摩卡、巴西山度士、哥伦比亚、卡拉可尔、蓝山、曼特宁、云南风味,8大风味。
云南小粒咖啡
起源:
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神父在云南一个叫朱苦拉的地方试种咖啡成功。至今朱苦拉乡仍生长着有90多年树龄的咖啡树24株。 朱苦拉是一个神秘、传奇、美丽的自然村寨,隶属于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委会,位于金沙江支流渔泡江畔,这是一个大理州、楚雄州、丽江市3地交界的地方。 100多年前,朱苦拉叫“若客来”(彝语),彝语的意思是弯曲的山路。1892年,由于法国传教士田神父的到来,将彝语的精华与法国人的浪漫结合,于是有了朱苦拉这个名字,后人把朱苦拉译为“人间天堂”之意。
据介绍,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神父为了自己喝咖啡的需要,用咖啡果在教堂门外繁殖了第一株咖啡树,之后又培育了更多的咖啡树,栽种在教堂周围。从那时开始,朱苦拉村开始了咖啡种植,村子周围从此一直都被咖啡树包围着。村里年纪Zui大的两位长者杞光辉和李福生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Zui古老的咖啡林的形成。 朱苦拉虽然贫穷落后,但它是一个与咖啡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除了全民种植咖啡,村民们都有喝咖啡的传统:自种、自磨、自煮,现在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喝咖啡的习惯。这里的村民们对咖啡树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即使咖啡豆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效益,村民们也不舍得砍掉一棵咖啡树。 朱苦拉村接待宾客是用当地的咖啡和核桃,虽然用土罐罐煮出来的咖啡味道不是,但这种原始喝法却体现了朱苦拉村民们对咖啡的热爱,也是对来宾的Zui高礼仪接待。独特而浓郁的原生态咖啡文化,让每个认识朱苦拉的人都不得不心叹,这里不愧为中国咖啡第一村。 朱苦拉咖啡林属于阿拉比卡豆(arabica)云南小粒波邦(bourbon)和铁毕卡(typica)品种。 现在,云南种植的阿拉比卡咖啡园已超过2.1万公顷。
工艺设备 | ||
|
||
|
全套进口德国neuhaus公司全自动旋转流滑床式咖啡焙炒生产线,意大利opem公司真空整型咖啡粉自动包装机和ica公司焙炒咖啡豆单向阀保鲜自动化包装机,可实现全封闭自动化生产。年生产能力1000吨,是国内目前生产规模Zui大、Zui完整的烘焙咖啡专业生产商。
以“诚信天下”为经营理念,以持续改进,控制过程生产,打造咖啡行业旗舰为质量方针,严格执行以人为本,提供卫生安全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食品安全方针。
本企业已通过haccp&iso9001:2000管理体系认证、qs许可证、出口产品卫生许可证、自营进出口权、美国fda入境许可登记。产品远销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250万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