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
12607-70-4 |
EINECS | 235-715-9 |
化学式 |
NiCO3.2Ni(OH)2 |
分子量 | 304.12 |
沸点 | 333.6℃ at 760 mmHg |
存储条件 | Room Temprature |
敏感性 | Easily absorbing moisture |
外观 | 绿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物化性质 | 淡绿色粉末。相对密度2.6。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和稀酸,加热至300℃以上时分解成氧化镍和二氧化碳。 |
MDL号 | MFCD00150262 |
危险品标志 |
Xn - 有害物品![]() N - 危害环境的物品 ![]() T - 有毒物品 ![]() |
风险术语 |
R22 - 吞食有害。 R40 -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R43 -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R50/53 -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68 - 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 R48/23 - R42/43 - 吸入及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R38 - 刺激皮肤。 R20/22 - 吸入及吞食有害。 R61 - 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R49 - 吸入可能致癌。 |
安全术语 |
S22 - 切勿吸入粉尘。 S36/37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60 -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 -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53 -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077 9/PG 3 |
碳酸(2-)四羟基三镍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下面是生产碳酸(2-)四羟基三镍的一种常见方法:
1. 准备原料:溶剂、、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2.溶剂处理:将溶剂(通常是水)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适当温度。
3. 溶液制备:将逐渐加入溶剂中,并继续搅拌以保证充分溶解。
4. 碱性调节: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碱性范围。
5. 反应混合:将碳酸氢钠溶液逐渐加入反应体系中,并且继续搅拌混合。
6. 反应控制:在适当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体系,使反应进行到足够程度。
7. 产物分离: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反应混合物中的固体产物进行分离。
8. 洗涤与干燥:用适量的溶剂洗涤固体产物,然后进行干燥,以得到纯净的碳酸(2-)四羟基三镍。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法示例,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另外,操作这些化学物质时应当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碳酸(2-)四羟基三镍,也被称为碳酸镍(II)四羟基,是一种化学化合物。
碳酸(2-)四羟基三镍具有多种用途,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用途:
1.
催化剂:碳酸(2-)四羟基三镍在催化反应中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它可以用作氢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电池材料:碳酸(2-)四羟基三镍可以作为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体物质。它可以通过热分解或水热反应等方法转化为氢氧化镍或氧化镍,然后进一步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3.
金属防腐剂:碳酸(2-)四羟基三镍可用作金属的防腐剂。它可以通过溶解或涂覆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具有防腐性质的保护层,防止金属氧化、腐蚀和降解。
4. 化学分析:碳酸(2-)四羟基三镍也可用于分析化学中的特定试剂。它可以用于测定钙、镁和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