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摆件 | 材质 | 岫玉 |
品种 | 青玉 | 造型 | 动物 |
制作方法 | 纯手工 | 雕刻工艺 | 圆雕 |
品质等级 | A货 | 净度 | 高 |
品牌 | 奕和 | 产地 | 辽宁 |
使用场合 | 其他 | 是否提供加工定制 | 是 |
电话; qq;710917558
河磨玉是籽料的一种,其名称起源于中国岫岩产的透闪石质玉籽料,因其出产于当地的河中或河附近的河床而得名。 在岫岩这种透闪石质玉通称为老玉,老玉分为山料与河磨玉两大种类。其特点的玉体的部分或全部都由玉经土浸风化等原因而形成的石状物包裹。表面看恰似普通的石头,但这种玉的玉质是同类玉中质地Zui细腻油润的了。用一句民间的话叫做鲜花还需绿叶配,而这种玉的外层石皮的形成恰好成了内部玉质的搭档,经加工出的工艺品更是精妙绝伦,件件都是稀世之宝。 岫岩河磨玉的增值空间大还可以从历史上找到渊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的河磨玉就已被辽西古人所利用。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经鉴定大部分是用岫岩河磨玉制作的。因为这个原因,有很多历史专家和学者还多次到岫岩地区去找过红山文化玉器加工作坊的遗址,但都没有找到。红山文化玉器和其原料产地为什么不在同一处,这成了一个未解的谜团。因此,可以说从岫岩河磨玉的历史地位上看也可以同新疆和田玉相媲美。河磨玉是岫岩玉中玉。亿万年前,岫岩透闪石玉矿裸露于地表,经风化后,成为大小不同的块状玉矿石,在被山洪冲下山后,在河水里随卵石一起运动,便磨成卵石状,被称为河磨玉。因从外表看好像一层石头包着玉石,因此也叫石包玉。河磨玉外包石皮,内分绿色、黄色和纯白色,其中黄白和纯白玉质,其玉质纯净、坚韧、油脂感强,可与新疆和田玉相媲美。河磨就是玉石脱离山体后,接触到金属矿又经过河水长久冲刷产生的特别质地,一般会有红褐色的外皮,有河磨的就可以证明是老玉,才更值钱。从山体上直接开采的是新玉,价值较低。”据近期去过岫岩购置玉料的藏友说,岫岩河磨玉原料的价格一路走高,尤其是黄色河磨玉更是价格倍涨,因为其质感和和田玉Zui为相似,被称为和田玉惟一的替代品。
河磨玉的好坏要看玉里面的变化,主要是:石性重不重、石花多不多;众所周知,河磨玉的形成都是要经过千万年的时间,另外千万年前因河水冲刷玉矿而能被流入河床中的玉石也毕竟是十分有限的,经过近几年的人工挖掘开采,已经待尽。求得一上好的河磨玉实在困难,岫岩满族的子孙看不到河磨玉的可能已经基本成为现实。河磨玉的石皮经加工后彩色虽然丰富,但鲜而不艳,油中透亮,润而不涩。这些特点人工是达不到的。
典故还有,古时有名的和氏璧,就属于河磨玉。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